Google 員工面對冒牌者症候群 如何克服自我懷疑?

文/鄭金慶淑《Google公關總監的職場慢慢爬成功學

不久前,Google 針對兩百多名女性員工,舉辦克服冒牌者症候群的相關課程。所謂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是指認定自己「不夠資格」、「配不上這裡」,認為自己沒有比別人聰明,實力也不如人,只是在欺騙別人,因此無法展現出對成功的渴望或喜悅。即使這些人明明能力很好,卻因為覺得身旁的同事表現太過出色,不停自我貶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困擾Google人的冒牌者症候

令人驚訝的是,這也是 Google 員工經常出現的心理現象。在與 Google 主管進行面談時,總會被問到:「你有冒牌者症候群嗎?如果有,你是如何克服的?」假如一直覺得自己落於人後,對自己毫無自信,不僅會影響工作,每天都會活在痛苦之中。當天和我一起聽演講,共事十年的好友同事突然問我:「露易絲,妳應該沒有冒牌者症候群對吧?過去十年來和妳一起工作,看妳似乎沒有這個困擾。」

這問題讓我稍微有點難過,因為無論是過去或現在,我一直都是飽受冒牌者症候所苦的人。我的起步比別人晚,由於深刻體認到這點,經常覺得自己矮別人一截。在高學歷、工作能力出眾、自信滿滿的同事身旁,我總是抬不起頭來。

回想起那段過去,我對同事如此說道:「我其實也深受冒牌者症候群所苦,就連現在也一樣。但我盡量不去想它,盡可能專注在自己擅長的事物上。如果做不到,就直接明講,以免事後一直擔心自己的弱點被人發現。當然最重要的是,必須不斷努力學習,才能有所成長,這需要耗費很多時間。我投入越多時間練習,自信心就會隨之而來。」

當天講座最後的結論也是「你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自我懷疑,重點在於不要一直放大自己的缺點,而是找出自己的優點,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部分,思考如何進一步發展,並將其轉化為行動。

我有資格站在這個位置上嗎?

在我二十多歲時,攻讀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MBA行銷專業課程,取得碩士學位後,回國進入了摩托羅拉(Motorola)韓國分公司的行銷團隊。在當時,像我這種德語系畢業的女性,要進入大公司唯一的途徑,除了念MBA外似乎別無他法。在三百多位求職者中,我雖然脫穎而出成功被錄取,卻不禁感到懷疑:「他們為什麼會錄取我?是不是過程中哪裡出錯了?」此外,明明是希望具備公關專業的職位,卻錄取了擅長行銷的我,這也讓我感到十分意外。等我開始正式工作後,發現在MBA所學的行銷專業,其實和宣傳公關領域也有部分重疊之處,但目標、策略和方法卻截然不同,許多專業術語對我來說都很陌生。

對公關一無所知的我,不知該如何著手,工作吃力不順手,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不敢開口表達。年屆三十、起步已比別人晚的我,迫切希望工作能盡快上軌道。因此,我每星期都會去書店閱讀相關書籍,從專業教材到最新趨勢書幾乎無一不讀,並且積極參與各種研討會和學術課程,努力不懈地學習。然而,不管我再怎麼努力,似乎都擺脫不了那種「勉強跟上別人腳步」的感覺。

明明可以向主管請益,或親自體驗,甚至是邊做邊學,但我的內心焦躁不已,總想要更快、更有系統地把工作處理好。我認為只要建立好一套系統,不斷累積經驗,並聽取前輩的指點,就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你或許會問,如果只是單純想把工作做好,不是只要快速累積實務經驗就好嗎?現在回想起來,我似乎並不只是想成為工作表現優越的人,而是想成為充滿自信的人。對自己毫無信心的我,每每看到能力比我強的人,總是會忍不住升起嫉妒心。即使別人給出適當且合理的建議,也會不自覺地啟動防禦機制。想要有建設性地接納別人的意見,必須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才能帥氣地說出:「你說的對,我會試試看!」欣然接受對方的建議。沒錯,我想要對自己說出口的話充滿信心,即使有人提出問題,也能應答如流,我想成為像那樣的專家。

我試著尋找能夠一邊上班,一邊系統化學習的地方,而兩年制的夜間部研究所,正是最合適的選項。為了強迫自己持續學習,我必須進入體制內的環境學習。工作不可能有做完的一天,如果沒有強大的意志讓自己離開辦公桌,很難利用晚上的時間學習。因此,我認為唯一的方法,就是和別人一起學習,才能堅持不放棄。就這樣,在這二十多年內,我一共讀了五間研究所,開啟了我漫長的學習歷程。

持續為腦袋注入新的燃料

起初,就讀延世大學新聞與公共關係研究所時,當時我已經懷孕四個多月。或許是因為工作和課業繁重,我的身體有些吃不消。醫生嚴重警告我,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導致流產,囑咐我千萬不要太過勉強。幾週後,我最終被迫住院休養。然而,習慣這種東西真的很可怕。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下班後我還是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學校門口。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從正門走到教室的路似乎特別漫長,每走一步就感覺天旋地轉,一直很想吐。就這樣走了幾步路後,最後還是忍不住把吃下去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

「有必要為了學習,做到這種地步嗎?」雖然因為孕吐感到頭暈目眩,但心想都已經來到學校了,就這樣回家未免也太過可惜。隔年五月一日(在勞動節當天進行生產勞動!)生下兒子菲利普後,由於產假期間無法上課,期末考也只能放棄。於是,等九月放完暑假後,我才又再度回到學校上課。

雖然一開始是為了職涯發展而學習,但如果單純基於這個原因,似乎無法讓我如此投入。我就像圍繞著美食藏匿之處打轉的孩子,特別喜歡待在學校。學習本身所帶來的動力,驅使我全然沉浸於研究所學習。儘管每個人的學習動機不同,或是在不同的地方學習,但共同點是都能感受到富有生產力且健康的能量。即使在公司因為繁重的工作感到筋疲力盡,甚至受孕吐所苦,連走路都有困難的情況下,只要我一進到教室,眼睛就會變得閃閃發亮,整個人精神抖擻,就像在腦袋裡注入新的燃料一樣。熱衷於學習某項事物時,對未來的焦慮就會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自己些許的信心及正向的能量。那種麻藥般讓人上癮的喜悅,令我深深著迷。

攻讀研究所讓我受益匪淺。除了學習我所缺乏的知識和洞見,還能與該領域最優秀的教授和其他業界人士進行交流,直接或間接地擴展經驗範疇。人們通常認為讀研究所可以獲得「知識」(Know What),但我在研究獲得最大的資產是「知道如何做」(Know How)、「知道在哪裡」(Know Where)、「知道要找誰」(Know Who)。例如遇到問題時,即使當下無法立即找到解決方法,一旦知道去哪裡找答案、該與誰聯繫以及如何提問,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即使碰到棘手的狀況或難關,或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問題時,一旦知道如何處理,自然就有信心面對。

當我竭盡所能做好充足的準備,就能坦然面對此刻,而不會感到後悔或沮喪。抱著無論成敗與否的決心,坐在學校打起精神認真學習,讓原本對自己毫無信心的我,開始變得有自信。所以說,讓自己變得有自信的方法,就是投資自己。因此,在研究所學習的那段時間,成了我的信心泉源。儘管現在落於人後,只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就能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這也是讓我擺脫冒牌者症候群的強大武器。

職場倦怠?Google高階主管分享:如何在科技公司工作到50歲也不會筋疲力盡-Google公關總監的職場慢慢爬成功學

《關於作者》鄭金慶淑Lois Kim
曾待過韓國摩托羅拉、韓國禮來行銷部及宣傳部,二○○七年加入Google Korea,擔任媒體公關主管,年資合計十二年。在步入五十歲那年,也就是二○一九年,她決心勇闖美國矽谷,擔任Google總部全球國際媒體公關部門總監。

本文由 采實文化 授權轉載
原文標題《以學習獲得的自信,克服冒牌者症候群》

瀏覽 49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