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總回顧/電動車需求疲軟、自動駕駛問題多 電動汽車市場前景堪憂

編譯/莊閔棻

電動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環保和科技的代表,深刻地改變人們對未來移動的想象。在過去的一年裡,電動汽車行業經歷顯著的起伏。雖然技術不斷進步,但也遇到很多問題,從自動駕駛的失誤到銷量的減少,2023年可以說是革命性時代的見證者。目前,對於2023是否真的是電動汽車大勢的一年仍然存在爭議。我們是否像我們期待已久的那樣看到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其他汽車的爆炸性增長,以及是否可以說電氣化已經到來都仍是未解的問題。以下就讓我們一同回顧2023年度電動汽車的發展與爭議。

2023年特斯拉的 NACS 充電埠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黃金標準,讓其他汽車製造商都準備好讓特斯拉的系統成為行業標準。(圖/123RF)

全球汽車市場電動化速度放緩

雖然電氣化是既定趨勢,但並非一蹴可幾。2023年下半年,就不斷有跡象顯示,全球汽車市場的電氣化速度正在放緩。諮詢公司Yole Intelligence的首席技術與市場分析師Yu Yang表示,「全面電氣化需要幾十年的時間,預計各種混合動力技術將填補過渡時期的空白。」基於利率上升、價格居高不下,以及對充電的焦慮,目前,汽車製造商都不得不放緩自己的電動車目標。而為了能繼續投資電動車,汽車製造商也只能持續生產更好賣的汽油車和混合動力車。

更多新聞:自動駕駛一點都不安全!特斯拉前員工擔心汽車安全性

不久前,通用汽車就宣布放棄到 2024 年上半年生產 40 萬輛電動車的計畫,並表示將不再提供生產目標。 在經歷糟糕的第二季度之後,福特則表示將更專注於混合動力車,該公司還推遲約 120 億美元的電動車支出。一年前,特斯拉佔據電動車市場近三分之二,但現在,隨著電動車競爭對手逐漸蠶食領先地位,特斯拉的市佔率截至今年 9 月已跌至 57.4%。隨著汽車製造商計畫在未來幾年推出一系列新電動車型,很多汽車零售商都越來越擔心該技術是否真的具有吸引力。

電動車降價

基於電池電動汽車的銷售成長放緩,為了清理未售出的庫存,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在年末都大幅降價並加大折扣。經銷商表示,部分問題在於早期電動車採用者中,較富裕的群體都已經買了車。因此現在,該行業現在面臨的是經濟能力沒有這麼好的消費者群體,而這些人正受到高利率和成本上升的壓力

Edmunds 分析師 Joseph Yoon 就認為,「業界誤判了人們對電動車的需求量。」雖然汽車製造商經常利用折扣來搶佔市場份額或銷售不受歡迎的車型,但今年,就連市場領導者特斯拉也大幅下調產品線的價格,將某些車型的起價降低約三分之一。 而福特汽車公司今年也對其野馬 Mach-E SUV 進行至少兩次降價。

電動車生態系統的變化

發展中國家崛起

今年,除了中國、歐洲、美洲等主要市場取得進展外,Yole Group分析師也指出,東南亞等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電氣化進程正在加速。 因此,不少國家都在這大趨勢中尋找機會,這些國家大多是汽車市場快速成長的國家,包括越南、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其中,泰國的電動車市場更是於今年大幅成長,成為東南亞的電動車領導者。 2022 年第三季度,該國佔東南亞電動車銷量的近60%。並計畫要在2035 年讓國內純電動車銷量達到100%。

中國比亞迪表現出色、特斯拉將被打敗

隨著 2023 年的技術進展,大多數製造商的銷量都出現增長。但在這之中,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的成長速度更是比去年同期快的多,表現亮眼,甚至有望在三年內超越特斯拉,成為第一純電動車車廠。根據該公司的數據,比亞迪在前九個月的交車量超過 200 萬台。 較上年增長80%左右。 光是 9 月份,總數就達到 287,494 輛,其中 151,193 輛是電動車。 至於比亞迪電動車在中國以外市場的銷售量,9月又增加28,039輛,今年到12月未結束前銷量就達到145,529輛。

老玩家的停滯

隨著電動車市場遇到瓶頸、訂單量的減少,通用汽車和福特都推遲了電氣化計畫,大眾汽車也縮減歐洲部分純電動車的生產規模。不過,這只是整體情況的一部分,因為一些原始設備製造商,如現代汽車就正在增加產能。

企業搶與中國合作

有趣的是,為走出坎坷的全面電氣化道路,傳統代工車廠採取新策略。在過去幾個月裡,基於一些中國企業在電氣化方面經驗更豐富,一些歐洲代工車廠就開始與中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如,荷蘭汽車製造商 Stellantis 就收購零跑汽車20% 的股份,並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幫助這家中國電動車新創公司向歐洲擴張。 該交易包括在歐洲生產汽車,反映出中國汽車製造商開始本地生產的計畫,以避免進口關稅和運輸成本

特斯拉充電標準大放異彩

2023年特斯拉的 NACS 充電埠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黃金標準,讓其他汽車製造商都準備好讓特斯拉的系統成為行業標準。 2023年5月,福特就率先同意與特斯拉合作,採用NACS充電標準。隨後,其他幾家汽車製造商也陸續宣布與特斯拉達成協議,包括奧迪、BMW、Fisker、福特、Genesis、通用汽車、Honda、勞斯萊斯、現代、Jaguar、KIA、Lexus、Toyota、大眾汽車、Lucid、賓士、Mini、Nissan、Volvo和保時捷等。

電池成為創新焦點

2023 年可以說是能源轉型,特別是電氣化的一年,無論是對汽車製造商還是供應商來說,都非常重要。 除了原始設備製造商的競爭,隨著中國成為以價格戰為主導的關鍵戰場,電池等領域的製造和產能戰略也在不斷發展。 除創建新超級工廠的計畫外,電池科學、化學和技術的發展也逐漸活躍。根據 GlobalData 的專利分析資料庫,2023年,電池專利以近 109,000 件申請量位居汽車行業技術領域專利榜首,電氣化技術則位居第二。日前,Toyota就宣布要大幅擴展車型和創新電池技術,並制定電動車電池路線圖,包括固態電池。

自動駕駛失敗的一年

不過,2023 年也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汽車大規模出現問題的一年。雖然在美國Cruise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批准是一大里程碑,但隨後,該汽車也因為在路上導致交通事故,甚至是傷害到行人而被撤銷。目前,為檢查流程並重新贏得公眾的信任,該公司已經暫停美國全國範圍內的所有無人駕駛業務。

早先,特斯拉也因為自動駕駛問題,召回200 萬輛汽車。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表示,特斯拉汽車在使用方向盤自動轉向功能時檢查駕駛員是否注意道路的方式不合格。到目前爲止,在公共道路上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承諾都未實現。而隨著今年 Cruise 和特斯拉遭遇挫折,我們似乎距離最終目標越來越遠。

參考資料:yolegroupyolegroup2、just-autoMintcbtnewsCounterpoint ResearchCar and DriverCar and Driver2

瀏覽 77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