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存活率倍增 創新電場治療首獲衛福部核准
記者/劉閔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 400 例「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個案,由於這項疾病至今為止幾乎算是無法治癒的「腦癌」,且大部分被診斷確診時存活率僅剩 1 年至 1.5 年,因此等同宣告死刑。然而隨著醫療進展,可控制腫瘤生長的「腫瘤電場治療裝置」成為強大的治療武器之一,並且在今年獲得衛福部核准,成為病人的新希望。
膠質母細胞瘤目前尚無法治癒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惡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在臨床症狀當中包括頭痛、頭暈、記憶衰退、語言障礙、認知缺損、感覺異常、肢體無力、癲癇發作,以及嚴重的意識昏迷等,知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前總統候選人馬侃 (John McCain)、資深名嘴陳立宏皆是因膠質母細胞瘤相繼癌逝。另外,由於膠質母細胞瘤異質性高且復發率高,加上腦瘤受血腦屏障保護,癌症用藥無論是化放療手術,都很難徹底根治;而若使用傳統化療、放射治療會同時傷到腦細胞跟腦腫瘤,十分棘手。
更多新聞:全基因定序分析系統10秒搜尋 導入AI預測用藥風險
使用電場治療可抑制影響腫瘤分裂速度
對此,台灣神經腫瘤學學會前理事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表示,腫瘤電場治療裝置主要利用電極貼片在頭部製造一個交流電場來影響腫瘤的有絲分裂速度,在對正常腦組織沒有影響的狀況下,可控制腫瘤生長。據了解林口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先前已針對 10 多例膠質母細胞瘤的病人申請使用電場治療,且年齡介於 30 歲至 60 多歲,若接受治療後效果明顯,存活期可拉長至 3 年。
魏國珍也指出,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使用腫瘤電場治療再搭配化學治療,患者在 2 年存活率可接近 5 成,且 5 年存活率倍增,幫助治療帶來曙光。而目前腫瘤電場治療核准適應症為已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的新確診或復發性成年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有別於以往治療方式患者需頻繁奔波往返醫院,創新的腫瘤電場治療操作簡易、並可隨身治療。
瀏覽 74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