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夢境之謎:我們為什麼做夢?
作者/林姿伶(研究助理)
夢境一直是人類思考的謎題,神經科學家David Eagleman提出一項新的理論,認為夢在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的睡眠階段發生,是大腦視覺皮層在「保衛自己的地盤」,以防止被其他感官功能所取代的一種適應性機制,確保視覺區域在睡眠期間不被替代或混淆,而快速動眼期通常在入睡後約90分鐘發生,時間表與視覺皮層的防禦時間相一致。
透過腦部掃描的觀察,David Eagleman進一步指出,大腦的適應性越強,對快速動眼期的需求就越大。為了解釋這種相關性,他強調嬰兒具有高度可塑性,因此,對大量快速動眼期的睡眠的需求較大。這理論強化我們對於夢境和睡眠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時強調大腦在適應環境變化中所展現的驚人彈性。
David Eagleman透過將神經元(Neurons)競爭比喻為國際領土鬥爭,提出理論,認為一生的經驗會深刻地重塑大腦的地圖。他強調大腦的動態本質,指出當感覺輸入減慢或改變時,神經元會參與神經區域的競爭,呈現神經的可塑性,即剩餘的大腦將進行重新組織,以補償缺失的部分。
相較於傳統的夢境理論,新理論著重於情緒處理、問題解決、慾望管理等方面,新觀點關注大腦的適應性和保護視覺皮層(Visual cortex)的需求。藉此,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夢境在睡眠過程中的神祕作用,增加對夢境功能的理解。
也有研究人員對David Eagleman的假設提出質疑,舉例說明,盲鼴鼠雖然看不見東西,但仍然能經歷快速動眼期的睡眠。一些演化過程保留過去有用特徵的殘餘,然而,隨著動物的演化,這些特徵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因此,也許盲鼴鼠在進化過程中並沒有發展視力,但這並未使其失去對快速動眼活動的必要性。
資料來源:
1.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why-do-we-dream-maybe-to-ensure-we-can-literally-see-the-world-upon-awakening/
瀏覽 50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