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火箭發射至亞軌道 探測罕見恆星爆炸遺跡

編譯/李寓心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火箭,日前在研究天鵝座(Cygnus)的任務中,發現一個充滿戲劇性效果的恆星事件。專家推測,在宇宙這個「大口袋」裡,曾經有一顆超巨大恆星,約是太陽大小的20倍,在2萬年前,爆炸成一顆明亮的超新星後,即使在白天,其亮度還足以在地球上肉眼可見。

NASA火箭發射至亞軌道,探測罕見恆星爆炸遺跡。(圖/123RF)

影響星系形成的超新星

根據報導,這顆恆星殘留物的超新星,距離地球約2,600光年,在2萬年前經歷爆炸事件的時候,噴射出的恆星物質,仍在以每小時150萬公里的速度呈扇形散開,其跨度是2012年滿月大小的三倍,現在被認為直徑約120光年。天文學家將此顆星,稱為「天鵝圈」(Cygnus Loop),視為一個相當罕見的發現,不僅反映出正在進行爆炸的超新星,也揭開晚期恆星中心形成的重元素,是如何返回宇宙,使得下一代恆星和星系,在「繼承」這些重元素後,於數億年後顯現出來。

更多新聞:比銀河系亮100萬倍的伽瑪射線暴 竟產生稀有元素

發射小型探空火箭 前往探測

因此,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員Brian Fleming在聲明中表示,像天鵝圈這樣的超新星,對星系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而該研究團隊也在29日晚上11點35分,從新墨西哥州發射小型探空火箭,執行INFUSE任務,並搭載相關儀器飛至亞軌道空間,蒐集天鵝圈相關數據。

高溫狀態衝擊銀河系

具體來說,該儀器將探測來自天鵝圈的遠紫外線波長的光,這種亮光意味著,恆星的殘骸中,還存有熾熱的塵埃和氣體,被認為約在50,000至300,000攝氏左右,因此在膨脹時,會撞擊太空中的寒冷氣體。對此,Brian Fleming補充表示,INFUSE任務將觀察超新星如何透過捕捉衝擊波,撞擊銀河系周圍漂浮的冷氣體時發出的光,並將能量傳送到銀河系中。希望能藉由這些數據,找到恆星遺跡中,特定元素的位置,了解恆星和星系的生命週期。

資料來源:SPACE

瀏覽 90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