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與「永續農業」國際研討會 工研院展現臺灣科技引領淨零轉型

記者鄧君/新竹報導

工研院日前舉辦「技術創新策略夥伴會議」以及「永續農糧新契機:跨域創新,農工同行」國際研討會,邀請APEC亞太區域政府代表、智庫和企業來臺,包括:韓國科技政策研究院處長Hwanil Park、馬來西亞科技部秘書Abdul Hadi Mat Som、西門子執行長Erdal Elvar,討論聚焦「淨零排放」及「永續農業」兩大軸線,期望透過國際間的創新科技和政策交流,協助各產業運用科技研究成果,驅動低碳永續和智慧轉型,體現臺灣與國際共同邁向淨零的決心。

工研院舉辦「2023第十屆技術創新策略夥伴會議」。前排貴賓左起為韓國科技政策研究院處長Hwanil Park、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經濟部次長林全能、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歐洲在台商業協會執行長何飛逸(Freddie Höglund)、台灣西門子公司總裁暨執行長艾偉(Erdal Ellver)。(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所長賴秋助以「創新技術研發邁向2050淨零目標」為題,強調工研院積極布局淨零科技,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等面向發展關鍵淨零技術,開發包括「紡織品潔淨脫色技術」,能利用廢棄聚酯紡織品獲得高品質且無色差的回收聚酯,再紡紗成回收聚酯纖維,實現紡織品永續循環。另外,中鋼合作結合「鋼化聯產」共同推動製程中的「碳循環再利用」等,運用工研院淨零排放技術能量,協助企業選擇適合的策略和資源,帶動產業邁向淨零轉型。

韓國科技政策研究院處長Hwanil Park提到,韓國政府於2023年4月發布的全國碳中和和綠色成長政策,關注100項碳中和關鍵技術,包括低碳材料、下一代充電電池、半導體及回收技術等。除了APEC亞太區域,歐洲在台商務協會也分享歐盟的低碳經濟政策,除了鼓勵產業技術設備升級、使用綠色能源及建材,因應氣侯變化所帶來的各種新型挑戰,須藉由法規和政策引導,公、私部門攜手合作,才能達到邁向淨零排放的目標。

「永續農糧新契機:跨域創新,農工同行」APEC國際研討會邀集海內外多名學界專家對談,期待為農企業在轉型趨勢中探索最佳實踐方案。前排貴賓左至右,紐西蘭農業溫室氣體研究中心獨立董事暨代理主席Collier Isaacs、馬來西亞科技部助理秘書Abdul Hadi Mat Som、工研院中分院執行長黃新鉗、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家林猷治、紐西蘭商工辦事處代表Mark Pearson、農業部技監王仕賢。

工研院中分院執行長黃新鉗表示,近年全球面對氣候變遷等諸多挑戰,如何加速低碳農業轉型,強化食農產業供應鏈韌性,成為各國推動永續農業的發展重點。工研院積極研發「跨域農工技術」,攜手國內彰化葡萄酒莊,以「生態資材數位預控生產設備」、「智慧光源模組」及「葡萄噴藥車」等技術帶動農產品升級,提高葡萄收成,將葡萄藤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今年更進一步應用到紐西蘭種植奇異果的飛鳳農場,透過「生態資材數位預控生產設備」將農業廢棄物轉化機能型生物炭及醋液,並加入可預防奇異果潰瘍病害的農業資材,幫助當地農場更有效率進行病菌預防與控制。

工研院持續聚焦市場新價值,推動跨域整合,建構具全球競爭力的綠能技術及產業生態系,同時亦透過舉辦「技術創新策略夥伴會議」以及「永續農糧新契機:跨域創新,農工同行」國際研討會,探討淨零排放及永續農業趨勢及策略,創造環境永續的未來。

瀏覽 595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