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需要ESG? ESG三大標準一次看
編譯/曲姵蓉
隨著全球ESG意識高漲,遵從ESG標準對企業來說,幾乎變成不得不做的事情。就算是法規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稍微有所放寬,但只要這些企業與國家進行國際貿易頻率增加,他們就不得不符合全球ESG標準,才能與其他國際企業競爭,以下是現今ESG三大標準的發展概況與標準項目。
ESG的「E」-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含公司在減少碳足跡、有效管理自然資源和實踐永續發展等作法,其目的都是要減輕氣候變化和資源短缺相關的風險。同時,這種作法反過來也可以降低營運成本、增強資源利用、吸引環保投資者與客戶。如今,越來越多投資者或消費者青睞可再生能源、有效廢物管理和環境透明度的企業。
更多新聞:ESG議題爭議延燒 專家解答常見六大迷思
ESG的「S」-社會因素
要談到企業的社會因素,大多會評估該企業的員工待遇、多樣性、包容政策以及社區參與。企業若要建立積極的組織形象,可以參與負責任的社會倡議,如促進多樣性、包容性或參與慈善事業,此舉不僅能夠累積強大的社會聲譽、增強品牌忠誠度、吸引頂尖人才,同時也能改善利益者彼此之間的關係,進而轉化為更強大的市場地位。現在也有不少投資者重視公平勞動、提供員工福利和與當地社區互動的企業。
ESG的「G」-治理因素
治理因素是評估企業領導層、董事會結構、企業倫理和法律標準的重要事項。整體來說,股東會尋求透明的治理、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問責機制,以確保組織長期穩定和道德行為。除此之外,健全的治理實踐,可以建立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任,降低資本成本,實現長期增長和穩定。
越來越多法規要求提供ESG報告
專家認為,隨著越來越多投資者尋求投資於具有較強ESG表現的公司,這些公司將有較大的資本池可使用。而且,公司自主推動ESG事項的另一個好處在於,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全球監管機構和政府開始強制要求企業披露ESG資訊,提早部署對於企業來說絕對是有利無害。
各大金融企業率先跟進
總而言之,隨著ESG商業實踐越來越受到重視,投資公司也越來越關注它們的表現。像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高盛這樣的金融服務公司,都開始發布詳盡審查其ESG方法和最終效益的年度報告。
但是,ESG投資的最終價值在於,它們能否鼓勵公司為共同利益推動真正的改變,還是僅僅在打勾和發布報告方面做表面文章,而這一切又將取決於投資流向是否遵循現實、可平衡且可行動的ESG原則。
資料來源:The Daily Star
瀏覽 1,40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