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職科大學生參與國際發明展歷程進行人材培育與訓練案例分析:學習者、發明家和技術設計者等角色

作者:徐昌鴻(亞東科技大學 機械系 副教授兼系主任)

亞東科技大學多年來致力參與國際發明展,以馬來西亞、韓國等地進行研究成果的發表與研究。早年以工程學門以及通訊學門領域參與比賽,近年醫護管理學門也有了亮眼表現,包含校內各系所專長背景的整合,以及遠東集團企業合作的共同成果等進行研究發表。其間以2023年為例所獲得發明展類別包含如下科技與研究議題,以工業與醫療兩大類別最受到重視,如下為發明展獲獎議題。

圖1 亞科大機械系工業4.0發展與先進電動車設計發明展成果

「2023第34屆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ITEX)」獎項:

🏆智慧型電動車整合物聯網與雲系統監控平台開發(金牌)

🏆雲端智慧工廠整合影像識別技術(銀牌)

🏆立體視覺資訊補償系統及方法(銀牌及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特別獎)

🏆依生理狀態自動調控媒體內容的虛擬實境裝置(銅牌、泰國特別獎)

🏆具有物聯網提醒用戶功能之輸入血壓值偵測智慧藥盒(銀牌)

🏆智能化復健預測評估平台(銀牌)

🏆智慧型衣櫥(銅牌)

🏆輕度認知障礙語音檢測系統及方法(銅牌)

🏆關聯音字彙學習系統及方法(金牌及印尼特別獎)

🏆電梯電力回收裝置(金牌及印尼特別獎)

🏆具動態回饋型的仿真人指導復健系統(金牌及泰國特別獎)

圖2 國際發明展競賽成果與反思四大職類人才培育
圖3 國際發明展競賽成果與反思四大職類人才培育

遠東集團早年投資料公益機構亞東科技大學與元智大學等,五十年前以亞洲水泥與遠東紡織企的股份1200萬直至今日2023年已達近58億新台幣的校務資金,其中每年股利資金近三億元投資校務運用,在人材培育與設備採購教學研究等不遺餘力,為了遠東集團人力培育埋下了種子。近年亞東科大從技術學院升格過程,以亮眼教學與研究著稱,如上各項發明展議題均顯現了務實工業4.0與高端醫療應用等需求所作的研究成果。

本文探討研究亞東科大參與跨域學科的國際研究系所小組的合作,為大學部與研究生所提供的創新技術訓練過程,在每一次國際賽活動結束後進行搜整連續性三至五年的研究訓練得到了四種結構:學習者、評論家、發明家和技術設計者等角色伴演,本專題即收斂讓學生得以研究探討工程與醫療類的研究和學習體驗的動機、訓練過程、研究成果等在學生的身生所觀察到的角色變化,成為教育訓練工作者和技術開發人員提出建議的未來可能模式與方向。

  • 學生成為發明者在教育理論家強調支持每個學生積極構建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模式。教師已從被動同化孤立事實環境,轉變為倡導學習者積極探索世界的環境模式。
  • 教師體認到要培育學生的歷成,則必需具備成為科學家、詩人或藝術家等進行主動學習經歷等重要過程。
  • 培育技職端學生在新技術發明者的個案研究,教育者不單僅為課堂學習且需創造更好學習機會。
  • 具備發明特質的孩子在學習與課程教材方面訓練,必需強調科學的探究、學科推理、研究事物的觀察、產品迭代設計、測試和結果的分析等訓練重要性,成為必需教授的技術與技能。
  • 學生學習“建構主義”理論,即教師將新技術融入課堂學習體驗,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以問題為中心”或“基本科學議題”的課程為基礎,其目的不是教孩子們成為非凡的技術專家,而是吸引、激發和迫使他們在使用技術工具的同時學習科學、數學、語言藝術、溝通,甚至團隊合作等知識,用來解決問題,即為開發技職大專生從事研究過程的目標。

多年來,亞東科大堅持新技術人材培育,持續專注於雲端運算、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的研究與發展。透過與亞東紀念醫院及亞洲水泥等關係企業的密切合作,成功打造出強大的企業聯盟,催生出一系列創新發明,得以持續工業人才培育獲得更多新種子萌芽,「學習者、發明家和技術設計者」等角色,為教育永續經營目標。

瀏覽 56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