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診療室/靈活運用應萬變 產學合作彌鴻溝

記者/林育如

108課綱實施後利與弊的說法各有其支持者。對於不少人擔心時數變少恐導致學子數理基礎能力弱化的問題,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林翰佐則持不同看法表示,「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眾所皆知,過去的所學所聞、價值觀不見得能套用於現今狀態。相對的,現在所學不見得能適用於未來。所以不用急於一時。因地制宜、靈活運用才是重點。」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林翰佐。圖:林翰佐主任提供

林翰佐主任以自身求學經驗為例,過去物理在高中時期所接觸到的只是基礎理論概念,但實際真正的進階學習還是得進到大學端。「反倒是高中、大學端之間應該建立良好的溝通,做好適當的內容區隔,讓學子循序漸進學習。真的不必要在高中階段就塞進所有的課程。」林翰佐主任說明。

做好準備 有步驟的學習

以近來掀起全球話題的生成式AI來說,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林翰佐指出,幾近無所不能的AI可能取代資工系學子寫程式,突顯出現在所學無法打包票因應未來的變化。林翰佐指表示,面對未來的諸多變數,可以做好準備,但無須急於一次裝進所有知識,有步驟的學習,質量兼顧才是對策。

就學子現行的學習情況,林翰佐主任針對教材提出看法。他表示,現行高中課本講求精簡下,原本該進一步說明的內容也被精簡掉了。比方少了專有名詞的補充說明、闡述,或者是原文的中譯化反而讓內容模糊了,概念更難懂。這都是必須改善的地方

校方、企業制定接軌培訓機制

從教學、教材、思維面切入分享對新課綱看法同時,林翰佐對於未來產業面也提出獨到的見解。他表示,無論是學校端、企業端不能等到學生畢業才來思考人力、就業問題,必須得在求學時期就設計一套全盤接軌的培訓機制。這也是銘傳大學一直以來推行產學合作,讓在學生學習最後一年,透過大學的專題研究、實習等運作,與企業體密切合作,使學生畢業前就能進入就業狀況,以達無縫接軌、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林翰佐。圖:林翰佐主任提供

世代鴻溝挑戰企業招募

深受學子愛戴,無論上課、下課常被學生包圍請益的林翰佐觀察指出,根據研究每5年就會有一個GAP(世代鴻溝)。現在新世代更講究追求個人導向、生活的幸福感,過去企業要求老一輩兢兢業業、努力打拚的價值觀面臨了前所未來的挑戰,因此如何找出因應對策,在培訓、福利、文化等面向做調整是當務之急,否則將難以覓得人才。

彈性機制 因材施教

教育是百年大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林翰佐建議整體的教育體制應更具彈性。現今許多教育政策為考量到公平原則,多採全國統一標準,是立意良善。不過,在這樣的原則將導致無法區分鑑別度。以推甄舉例,原本希望讓更多不同特質的學子透過推甄進入大學。但因先前考題被批過於簡單的輿論壓之下,改變了出題難度,反而排擠真正適合的學生進入大學,明顯違背了當初推甄的設計原則。林翰佐表示,「想要成面面俱到,只會變成面面不俱到。」為此,他建議應該良善整體制度,政策得因材施教、通盤思考,才能讓有心向學的學生適才適所,同時又能兼顧到教學品質,如此才能實踐教育的真正目的。

瀏覽 817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