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博士班之甘苦談|專家論點【郭啟全】

作者:郭啟全(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教授兼系主任、明志科技大學 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教授、長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合聘教授)

最近,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賀陳弘受邀回到母校科技管理學院,進行一場專題演講,演講題目為「台灣的大學都在急診室」。於演講內容中,賀前校長表示台灣1名大學生每年培育經費約為30萬元,韓國1名大學生每年培育經費約為70萬到80萬元,日本1名大學生每年培育經費約為超過100萬元。以此類推,1名「碩士班」或「博士班」每年培育經費,肯定是高於這一些數目。確實,要培育一名「優秀博士」實在不容易。

筆者於民國92年成家,當年6月很幸運考上博士班。92年9月即變成一邊就業,一邊唸書之在職博士班學生。於就讀博士班前一年,臺灣政府提出「兩兆雙星」計畫,希望「平面顯示產業」為發展重點之一。因此,當時博士論文,即以平面顯示器電晶體(transistor)相關題目進行研究,博士論文題目為準分子雷射退火薄膜再結晶特性之線上光學檢測系統研發與再結晶機制研究,此題目對於機械背景的研究生算是一大挑戰,當時筆者就以「憨人有憨膽」帶著碩士班學弟到從機械館系到電子系館之實驗室進行實驗,當時當聽到碩士班學弟表示「寄人籬下真痛苦」。確實,到電子系館進行實驗借用準分子雷射(excimer laser)機器要排隊。

但是筆者認為這種情形於研究型實驗室算是「正常」。筆者第一件備感痛苦的事為「星期日實驗室不開放」,筆者認為星期六與星期日是筆者以在職班學生身分,到實驗室進行實驗最有利的時間。客隨主便,筆者最後妥協,星期日改以於研究室收斂研究成果。有研究成果,但是不知如何解釋這一些現象與下結論,尤其是如何提出再結晶機制(re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是筆者第二件痛苦的事。

筆者曾經向資深同事(教授與副教授)求救,但是筆者發現,仍找不到合適答案,因為要得到答案前,資深同事必須要了解筆者的研究,由於筆者的研究題目以當時算是最新技術,要解釋研究內涵確實有點難度。筆者改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以簡單題目問同事之看法,晚上睡覺過程中再拼湊其結果。經過數月數日之夜晚,筆者終於弄清楚再結晶機制。筆者深信,於博士論文口試時面對七位口試委員(其中,三位來自臺大教授),應該有信心解釋筆者所提出之再結晶機制。

至於,念博士班「甘」的部分,數量多達數不清楚了,例如:學會如何撰寫國際期刊論文、學會如何投稿國際期刊論文、學會撰寫整合型計畫、學會如何召開整合型計畫之會議、學會如何帶領碩士班學生、學會如何獨自一人出國參加國際研討會並且以英文發表其研究成果……等等。畢業前幾個月,我的指導教授希望筆者能夠出國發表論文,筆者再以「憨人有憨膽」允諾獨自一人出國發表論文。於研討會期間,筆者共同指導教授的「師公」,日本東京工業大學Masakiyo MATSUMURA 教授,還親自與筆者討論研究成果,檢視他的學生所指導的博士班學生之研究成果。

筆者於博士班畢業前赴日本關西參加國際研討會情形。(圖片來源:郭啟全)

筆者於念博士班期間,曾經帶領三位碩士班學弟一起參與博士論文,研究過程中確實花費不少研究經費,因為我們很認真進行實驗,研究過程中「甘」之數量遠大於「苦」之數量。最後,筆者要感謝這三位碩士班學弟,因為我們常常朝夕相處一起實驗,具有「革命情感」。

瀏覽 67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