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策展 DIY:自學自造博物館|專家論點【鄧宗聖】
作者:鄧宗聖(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在網路時代建構了「開放博物館」,其實相當 Wix 之類的免費架設網頁的服務,但賦予博物館一詞就顯得更加具有公共性,並意味一個人就可以在網路上辦展覽的網路空間,使得策展的發生地點已經不限於實質空間,從藝文界轉入到數位群體,也連帶使得許多個人創作者透過自我的策展找到自己想要倡議的議題,那麼如何個人如何在資訊複雜的背景中,DIY(Do it by yourself, 以下簡稱DIY)策劃一場引發共鳴的好展覽?會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DIY 策展到底需要想些什麼?許多人不彈奏樂器卻很愛音樂,不會繪畫但也喜愛繪畫,策展人不是什麼都要會才能作展演,回想我們曾經都有過好奇心,在深入後,專注的心流狀態引發我們蒐集這些想像力與創造力的作品,甚至延伸出對物理、生物、醫學學科的興趣,喜歡創作的人並不一定要成為創作者。
DIY 策展最核心的是什麼?想像力與創造力。
好的展覽,有時候是藉數位空間做視覺溝通、有時候還需要說故事,即便是一頁式的網頁策展,DIY 策展都需要去思維「如何從那些看得見的(展品),想像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價值、問題、觀點)」,運用想像力去想像眼睛無法看見的世界。所有可以查閱的資訊與資料,這些是描寫眼睛看得到的事物結果,但仔細想想也有許多資料檔案是描繪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像是創作作品,那是展演的意義。像是傳說中的人物怪物或是寓言的場景與說話的動物,這些不完全能透過寫實檔案記錄,要去展演這些看不見的東西也容易讓人困惑。一般用「懂不懂」來評估策展的價值,只是將認知當作策展的終點而已。但在想像的世界中,若沒有連結相似的生活記憶或譜出共鳴感,也會削弱網路展演的存在感。
舉例來說,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 | 從日本看見,不是要告訴大家具有美學的教科書樣貌,而是與生活經驗產生連結與共鳴的教科書,其中充滿了想像與創造力,「美」是一種擅自的認定,對事物充滿想像,教科書可以不是一種樣子,而是可以變化成任何形態,而不會教科書只是「考試」這個詞,透過台灣與日本的教育思考與生活差異,讓有志於教育創新的人可以有更多元思考的面向,看得見的(展品)放在眼前,幻想的兩地若是互換,想像在此漸漸膨脹,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價值、問題、觀點)就此創生。
再者,如美感電域 POWER ZONE—台電 |變電箱科普特展,展區就是透過「數字考」、「物件考」、「體感」透過實際的物件作為媒介,從看得見的「電能城市」去思考看不見的「電流科學空間」,從變電箱與街道的關係,感受科學技術知識與美感環境之間關係的建構過程。
自造博物館,處處留下的展品就像是一個路標記號,其思考是想將眼睛不受網路龐雜的資訊令人錯亂,這是 DIY 策展人要確認要彰顯主題的照片、插圖、標題、文字的重要性,若無法確認這些想要呈現的媒體檔案,那麼展演就無法完成,自造博物感不在於完整呈現所有的事物,而是看要如何表現這些媒體檔案的真誠態度,想賦予某些想要對話的意義。
DIY 策展自我探索的終生學習
對於每一個數位時代的人來說,在自造博物館中具有終生學習的意義,策展人始終對自己與展演保持一個質疑距離,畢竟都是從自己的經驗裡,挑選了我們認為重要、有價值的事件,策展人的情緒賦予意義,在覺醒中為這些意義編碼歸類,具體例子像是快與慢是相對的,專注於喜歡的事物時時間過得快,坐立難安時一分鐘都嫌時間過得慢;擁抱動作意義猶如關心,這種具體的情感卻隱晦的方式來表達。
藉由自造博物館的創造,裡面的媒體、物件來增加自己的感受力。若沒有創造,我們的生命跟世界少了連接。每一個媒體物件的產生跟我們思考外在環境都有其關聯,就像是書寫筆記在 word 而不是 powerpoint,書寫的樣貌就會不太一樣,但為演講做簡報,簡潔標題與一行話,象徵一個注意的焦點,聚精會神的所在,媒體塑造了我們思考的方式。
有一句話說「路是人走出來的;人走出來了都是路」,DIY 的策展裡,可以是觀點(我與他之間的距離)、是敘事(看與說的距離)、是關係(從私人到公共的距離)、是感覺(客觀到主觀的距離)、是題材(故事到議題)、是蒐集(事件到情節)、是創作(聲音到影像)、是後設再敘(編輯素材到組織),每個展演的主題都在敘說我想讓觀眾經歷的一個關卡,在關卡中意識到某些問題存在,甚是可以為解決問題採取行動,除此之外,自學自造博物館另一層心理上的意義,可能就是一種騰出心理空間的行動,如透過展演來澄清自己的思維與學習,被外界各種權威或慾望佔據了,心就不可能空,不空就聽不見聲音了。
瀏覽 73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