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影音教學就上手」公視兒少在屏東|專家論點【鄧宗聖】

圖片來源: freepik

作者:鄧宗聖(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我人生與公共電視第一場的首場講座,不在台北、不在其他縣市,就是在我的第二故鄉屏東登場,觀眾多是屏東服務的教育界人士,公共電視將影音資源推廣,從台北帶來屏東,應是教育界重要的事件。

從公共電視確定來屏東的那一刻,我費時近一個月,客製化這場演講,特別是公視兒少資源網,跟教育界的夥伴關係密切,如果能善用此材料資源,不只是減少教師的辛勞,更能夠在分享應用與創作的歷程中,強化教師彼此連結形成創用公共電視資源的社群網絡,而教師個人可以在此社群內相互激勵,相互形構創造性的教學智能。

圖片來源:鄧宗聖提供

教學智能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他強調不只是老師,只要是具有轉化複雜概念成為可以學習的材料與能力,就是教學智能的表現。我們可以看見許多網路影音,都反映了創作者的教學智能,他們不僅善於統合不同領域的資訊,還能運用媒介的特質,用最佳方式組織在一起,但多數速效整合的網路影音不一定會力求正確,因此眾人按讚、一夕爆紅的內容也可能是膚淺的。

因此,當代媒體環境下的學習者,還必須進一步探問,這些影音資料有沒有辦法更深入探討?能提供更多細節?能對應不同挑戰嗎?意識到可能的問題與批評?

圖片來源:鄧宗聖提供

這次公共電視將資源主題化,並開放有創意與想法的教師接近使用,一方面彰顯公共性的角色、一方面鼓舞教師能使用專業製播的內容,激發學生參與製作媒體作品,形成 Howard Garder「統合智能」中認為重要的學習歷程檔案(processfolio)。這場講座,面對不同學習階段的教師,我最後定位在只處理一個問題:教師碰到最困難的問題是什麼?

席間,我向觀眾詢問此問題,同時遞上麥克風給坐在第一排屏東勝利國小的奇霖主任,她告訴我:「覺得教育最困難的是老師想教的和學生想學的,不對頻」。也是好巧,跟我預設期待的回答「投入」不謀而合,這個回應立馬落入我的演講脈絡中,帶起一波關於師生之間如何接收與回應訊息的討論。我們總是在思考如何創造一個「對頻投入」的教學現場,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教學知能強壯與茂盛的關鍵!使用科技與影音資源也應該是要能回應這樣的目標才是!

圖片來源:鄧宗聖提供

瀏覽 73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