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冬眠的「人類」!有望在休眠狀態中 飛往遙遠外太空
編譯/李寓心
近期,歐洲太空總署(ESA)的研究人員認為,未來太空人可採取休眠狀態的方式,進行遠距離的太空飛行任務,並在前往的過程中,進入保護性睡眠,如此一來,可節省生命所需的成本,還能使太空人的身體,減少在微重力下的消耗。目前推測,若有足夠的研究資金,最快可在2030年,進行首次人類的冬眠實驗。
根據報導,動物會在冬天進入休眠狀態的行為,稱之為「蟄伏」(Torpor),而在初步研究表明,現階段有可能在其他非冬眠的動物身上中,如老鼠等,對其誘發冬眠的功能,並在幾天後,使動物安全地甦醒。然而,觸發冬眠的過程,相當複雜,包括減少日光照射、一段時間的強烈進食,然後嚴格禁食等。
ESA的人類和機器人研究的專家Jennifer Ngo-Anh表示,現在的問題,是無法保證誘發冬眠的安全性,更何況是在最少醫療監督和設備的情況下。但Ngo-Anh認為,休眠狀態是長期太空任務的唯一出路,因為長時間的飛行,對太空人最大的挑戰,就是骨骼和肌肉質量的流失。即使在配有高科技健身器材和鍛鍊課程的國際太空站,大部分的太空人,會在一個月內,流失多達20%的肌肉質量,導致太空人骨頭弱化,如同在新聞上看到,太空人通常都是用輪椅或擔架,離開太空艙。
研究人員表示,其實休眠就像對生命按下暫停鍵,可對太空飛行,形成任務保證的關鍵作用,不僅在過程中,可以節省水、食物和氧氣的成本,也能使太空人在任務後,快速恢復健康,免受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的環境下,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此外,進入休眠狀態的減速細胞,也不會受到輻射的傷害,以解決長時間的飛行,對肺部造成的影響,同時也是目前最大的健康問題之一。
休眠狀態所具有的保護特性,的確可適用於太空飛行。然而,研究人員一致認為,要使休眠狀態在太空飛行任務,發揮其作用,就必須在沒有複雜的生命保障系統,以及無持續監測靜脈注射的情況下進行。儘管目前大多數的冬眠研究,都是由太空機構和動物學機構所資助的,但研究人員表示,若有第一個人類,可以從休眠狀態中受益,將會使太空和醫學研究領域,取得關鍵性的進步與發展。
資料來源:SPACE
瀏覽 1,11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