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邏輯大不同 ChatGPT難逃美中科技戰延燒
編譯/曲姵蓉
加州公司OpenAI製造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風靡全球,帶動各國相關領域發展。然而,美中科技戰的延燒,也讓人工智慧技術以及ChatGPT等議題受到限制與干擾。特別是中國政府對科技技術的監管邏輯與美國大不相同,將導致其自製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有不一樣的發展方向。
根據報導,ChatGPT在推出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已經累積超過1億人使用,各大科技公司爭相研發自己的聊天機器人。中國雖然禁止ChatGPT進入中國市場,但也允許阿里巴巴以及騰訊等企業開發自己的聊天機器人。
自2017年中國發表AI戰略後,他們便全力投入發展其人工智慧技術,致力於在2030年將中國打造成「全球AI創新中心」。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已經引來了美中兩國在技術方面的競爭,這也使得兩國技術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小。例如拜登去年10月針對中國政府祭出晶片禁令,有一部分也是為了限制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能力。
史丹佛大學網絡政策中心「數位中國」計畫(DigiChina) 主編兼研究員Graham Webster認為,美中競逐與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的關聯在於,大家不應該用太民族主義的看法來對待聊天機器人發展領域。畢竟OpenAI是一個商業公司,它並不代表美國,OpenAI會有自己公司的利益和價值理念,而不是純粹為美國國家利益所驅動。因此,美中政治上的競逐,不應該延伸到科技的合作。
但北京基於其對技術法規的限制、機構審查以及政府對私營企業的廣泛控制,注定了他們不能直接引進ChatGPT。因此,不同於崇尚經濟自由主義的美國與OpenAI是獨立個體,中國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必定需要遵守北京的審查模式,以及通過北京對科技產品如何影響國家安全的考驗。
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 中國高級副總裁兼技術政策負責人Paul Triolo表示,中國對人工智慧的監管方式也與美國大不相同。中國官員現在把人工智慧視為一項關鍵科技技術,他們需要制定一個監管架構管理負面風險,也讓科技公司清楚地知道監管界線在哪,在這個架構內,科技公司可以盡情地創新想法。
美國筆會(PEN America)一名研究中國審查制度的專家Angeli Datt指出,中國政府可能會將中國的人工智慧技術,以及中國對自製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的限制和審查,視為美中競逐的一部份。因為北京政府必須確認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不會講出一些敏感議題或字句。
但這樣的監管前提導致中國科技公司必須自己找到引進生成式 AI 技術,又不會與中國審查機構發生衝突的方式,這對中國科技公司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資料來源:Foreignpolicy
瀏覽 5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