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的學習型創作者孵化器|專家論點【鄧宗聖】

圖片來源: freepik

作者:鄧宗聖(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24日受泛科知識邀請,我代表大學端參與 YouTube官方在臺灣南部的高雄舉辦2023 EduCon 活動, YouTube 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余承儒總監,發表了 YouTube 特定為學習型創作頻道客製化的產品與服務設計,參加在年底前會有一系列學習型創作者頻道會加入。

參與 YouTube官方在臺灣南部的高雄舉辦2023 EduCon活動

余承儒總監在演講的第一張投影片,開門見山破題:「什麼是學習類內容?」投影片上就只有三個字:「信、達、雅」。在這地方必須停住一下,「信、達、雅」不是嚴復提出的翻譯理論嗎?,YouTube 怎麼會把它當作學習類內容呢?或者,YouTube 官方認為這是教育界可以接受與理解的詞彙?當然,沒有總監沒有讓大家遲疑太久,立刻轉到下一張簡報,定義信、達、雅與學習內容的關係,YouTube將學習內容分為「正式學習」與「知識學習」兩類:

1、正式學習:學校教育(義務教育、大學或進階教育、推廣教育)、職業技能教育(語言、程式等教學機構、線上平台、學術證照、國家考試等)皆在此類,屬於信與達的範疇。

2、知識學習:各類專家(法律、經濟、不動產等)、生活知識(時尚、美學、運動健康、歷史地理、心靈成長、人文社科、親子教養等)與專業機構知識推廣(博物館、非營利組織、基金會、科普科教等),屬於雅的範疇。

YouTube 這樣分類方式有些奇怪,難道說博物館、科普科教機構就不需要信與達了嗎?學校教育與職業技能就不能雅了嗎?但為了拉近與教育工作者距離似乎也是一種吸引目光的作法。不過,從翻譯理論整體來看,如果 YouTube 鼓勵學習型創作者的培養與頻道的建構,那麼 YouTube 學習型創作者就好像做翻譯工作 介於原始知識提供的作者與讀者之間,都要照顧:製作可信的內容是對創作者自己忠實、意義表達的貼切是創作者的本分、內容的雅馴與親近是對讀者負責。換言之,學習創作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理解與創作同樣是對來源內容的創造與詮釋,透過對內容的把握、意義的理解、表達的確定、形式與內容的整體化為一個作品,這也就是學習型創作者頻道應該要把握的精神。

2021年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與泛科知識簽訂產學合作,約定要一起研究開發科學傳播的產品與服務,加值人才。儘管南部的媒體產業資源比北部少,但創作者不會比較少,YouTube 官方提供跨區域的接近使用媒體的權利,以及普及上手的創作者工具與素材,當我聽到 YouTube 要推學習型創作頻道,我心情相當雀躍不已,但究竟是什麼讓我如此雀躍,學習型創作者頻道跟一般的頻道有什麼不一樣呢?

YouTube 是在科技產品做了設計,關鍵是針對學習型創作者的需求,整合 Google 的資料庫以及 classroom,以人工智慧建立內容可信度與除錯機制,像是 Coreections 影片錯誤更正的功能、Quizzes 的功能設計,也推出 Player for Education 的教育播放器,給現場老師快速導航影片內的資訊等。或許可以期待這些影片內容變成師生可參與編輯的學習文本,教育單位機構可根據學校自己的需要去客製化一個學習型創作頻道,學校內部也可以培養自己的學生成為學習型創作者。在學習型創作者培養這的基礎上,我正在思考如何參與一場教育與學校的變革。

瀏覽 1,13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