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ChatGPT的白老鼠|專家論點【張瑞雄】
作者:張瑞雄(前北商大校長,中華和平發展智庫執行長)
由OpenAI開發的一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於2022年11月推出,馬上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上線兩個月後,使用者數量就達到1億,相對於IG問世後約兩年半才有一億個用戶,臉書則需要四年才達到一億用戶,顯見ChatGPT的熱門程度。
ChatGPT對問題的對答如流讓搜尋引擎的龍頭谷歌心驚膽跳,因為OpenAI是微軟投資的,如果將微軟不受歡迎的(市佔率10%不到)搜尋引擎Bing結合ChatGPT的功能,讓搜尋引擎的結果不再只是一連串網站列表,而是綜合網站的內容給出一個答案,使用者不用在辛苦一一瀏覽網站才能找出答案,那麼谷歌就要皮皮剉了。
果不其然,最近微軟讓人們開始測試使用其新的ChatGPT驅動的Bing搜尋引擎,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記者在四處閒逛測試大約幾秒鐘後,就發現它以不正確或荒謬的答案回答了一些問題。谷歌為了怕落人於後,馬上跟進發表自己的聊天機器人Bard,沒想到在作秀的廣告中發現Bard給了一個錯誤的答案,其市值馬上蒸發了1億美元,事情符合莫非定律,真的沒有按計劃進行。
這就是問題所在,AI語言模型這項技術還沒有準備好被大規模的使用,網路花花世界內容是臭名昭著的胡說八道,經常將謊言當成事實,經由這些資料訓練出來的AI會好到哪裡?類似ChatGPT的軟體非常擅長預測句子中的下一個單字,但它們不知道句子的實際含義,這使得將它們與搜尋引擎結合變得非常危險,因為在搜尋中給出正確的答案至關重要。
谷歌多年來一直在使用自然語言處理來幫助人們使用整個句子而不是關鍵字來搜尋互聯網,但直到現在,該公司一直不願意將自己的AI聊天機器人技術整合到其領先的搜尋引擎中。谷歌的領導階層一直擔心倉促推出類似ChatGPT的工具會帶來「聲譽風險」,但在微軟的刺激和壓力下還是倉促推出Bard,有夠諷刺的!
微軟和谷歌的失誤並不意味著人工智慧搜尋是一個失敗的追求,讓人工智慧生成的搜尋摘要更讓人信任的一種方法是提供摘要資料的來源,提供資料來源可以讓用戶了解搜尋引擎從哪裡獲取信息,如果不滿意,這可能有助於讓人們尋找更多的資料來源,找到對事情更多樣化的看法,促使多元意見的形成。
但這無助於解決這些人工智慧語言模型編造信息並自信地將謊言當成事實這一根本問題,而且若AI生成的文本引用了來源時,可能會讓內容看起來更具有權威性,用戶可能更不會仔細檢查他們所看到的信息是真是假。
對微軟來講,此舉只贏不輸,因Bing已經不能再壞了,結合ChatGPT一定能帶動一些風潮,即使ChatGPT有一些錯誤並不重要。Bing只要市占率能多出幾個百分點,對微軟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除了搜尋引擎之外,ChatGPT未來還有一些更大的應用,在雲端計算服務、生產力軟體和企業軟體方面都是蓄勢待發,所以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所有的公司都會把早期的小問題當作學習的機會。這就是即使不成熟,科技大廠並沒有採取謹慎的態度,而是採取了一種非常大膽的方式,先發先贏。
而我們消費者則是白老鼠,現在正在免費測試這項技術,ChatGPT上億的使用者每天在上面玩得不亦樂乎,想想看獲利的是誰!
瀏覽 1,61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