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人腦類器官到齧齒動物大腦  賓州大學探索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可能性

編譯/Elisa

賓州大學神經外科艾薩克‧陳教授(H. Issac Chen)與團隊週四在《Cell Stem Cell》雜誌刊登一項研究寫道,研究人員發現人腦類器官、這個從實驗室培養出的神經元團塊(clump),能和正在發育的老鼠大腦整合,並透過研究單一神經元結構,深入了解整合原理。團隊將在實驗室培養了80天的人類幹細胞神經元,移植到視覺皮質持續受損的齧齒動物大腦中,三個月內就與齧齒動物大腦整合在一起,類器官數量與大小都在增加,形成血管化狀態,發出投射反應,並和老鼠神經元形成突觸(synapses)。

研究團隊利用螢光標記過的病毒注射到齧齒動物眼睛裡,檢測與追蹤類器官與宿主腦細胞間的物理聯繫,也就是追蹤老鼠視網膜的神經元連接,利用電極探針測量神經元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接著在將類器官暴露在閃光燈與交替的黑白光下。結果發現類器官內的大量神經元對特定方向的光產生反應,也就是說這些神經元不只和視覺系統整合,也發揮了視覺皮層的特定功能。而在此之前,一些研究表明人類神經元移植到齧齒動物體內九到十個月後,仍未完全成熟。

發現類器官內的大量神經元對特定方向的光產生反應,也就是說這些神經元不只和視覺系統整合,也發揮了視覺皮層的特定功能。示意圖:RF123

陳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發現證明類器官有望重建受損大腦區域,神經組織具有修復腦損傷的潛力,但類器官與大腦整合的方式,以及類器官還能用在其他哪些大腦皮層區域還有待了解,才能更好掌控和加快類器官整合過程。

資料來源:Interesting Engineering

瀏覽 96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