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大血洗  衝擊年輕一代   資歷深員工不以為意

編譯/莊閔棻

前幾年,疫情加劇帶來了科技業迅速成長,使他們並大幅聘僱新人。但現在,隨著疫情趨緩、經濟環境惡化,很多科技公司都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很有趣的是,資歷淺和資歷深的員工對裁員的反應大不同。

資歷淺和資歷深的員工對裁員的反應大不同。(圖/123RF)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20幾歲、較年輕的科技業員工認為,科技公司有很多機會,是一條走向成功和長遠的路,因此這次的裁員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晴天霹靂,影響甚大。但對於資歷較深、40幾、50幾歲的人來說,這次的裁員沒什麼。一位48 歲的工程師就表示,自從在第一份工作被解雇後,他每年都會問自己一次:「如果我被解雇了,我要做什麼?」

對於出生於 1981 年至 2012 年間的千禧一代和 Z 世代來說,其加入的公司都正在挑戰經濟規則以征服世界。他們是在科技業長達十年的擴張期開始在科技公司工作的,當時工作職位的增長速度幾乎與 iPhone 銷量的增長速度一樣快。他們之中,不但很少有人經歷過大規模裁員,而且在接受公司免費接送上下班、食物和各種便利設施的同時,他們接受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但在另一方面,對於出生於 1946 年至 1980 年間的嬰兒潮時期和X 世代的人來說,早在 2000 年代初期,網路世界泡沫的破滅就曾導致超過 100 萬個工作職位的消失,許多公司在一夜之間倒閉,矽谷 101 號高速公路上通勤的人潮消失。因此,對於這些人來說,網路世界早在他們職業生涯的早期就崩潰過了,他們已經經歷過了該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惡化期。

軟體工程師 Jason DeMorrow 就表示,之前根本是一場血洗,而且還持續了很多年。他不但曾在 18 個月內被解雇兩次,還失業超過六個月。因此雖然現在的經濟低迷令人擔憂,但這跟之前的狀況根本不能比。

根據技術教育和研究組織Comptia對勞工統計數據數據的分析,從2001年到2005年,科技業一共裁掉了四分之一的員工。據報導,當初席捲該行業的裁員甚至比1990年代初期的經濟衰退還要糟糕,當時科技業總工作職位減少了至少5%。但從2011年開始,科技業開始了持續十年的員工增長繁榮期,平均每年增加了10萬多個工作崗位,而到了2021年,當年泡沫破裂的消失的工作幾乎都被恢復了。

根據出生的年份,人們似乎對工作和錢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根據經濟學家 Ulrike Malmendier 和 Stefan Nagel 2011 年的一項研究,早年的個人經歷強烈決定了一個人對金融風險的看法。Nagel表示:「當經歷過一次崩潰後,人們就會改變看法,對一切更加謹慎。」

參考資料:The New York Times

瀏覽 81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