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穿戴設備  偵測創傷後副作用

編譯/高晟鈞

可穿戴技術指的是貼近皮膚表面的小型智能電子設備,它們可以檢測、分析身體的各種生命體徵、或是與環境數據有關的信息。市面上流行的智能手錶──Apple Watch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除了商業用途,可穿戴技術也可以被用於導航、先進紡織品和醫療保健當中。

近期,一項發表於JAMA Psychiatry的研究顯示,利用新開發的手腕可穿戴式設備,可以用於測量那些經歷重大創傷後的患者的生命體徵,並推算出其於創傷後的各種像是疼痛、睡眠和焦慮狀況等副作用發生的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患者的休息-活動週期與術後疼痛風險有巨大關聯,即患者的睡眠碎片化(指在夜晚中頻繁醒來,導致連續睡眠被打斷)可能會導致疼痛、焦慮與低品質的睡眠變化。示意圖:RF123

這項研究是推動創傷後復原機制理解(Aurora)研究的一部分,為的是促進針對重大創傷事件的病患,個人的預防和治療干預措施的開發和測試。由於只有一部分創傷倖存者會出現長期的疼痛與心理健康問題,尤其對於弱勢社會背景的族群更是如此;而現在體制內也缺乏對於創傷後恢復的客觀評估或是生物標的物。

Aurora計畫允許研究人員利用經歷像是是車禍、或其它重大創傷的患者,從進入急診室到術後為期八週,進行基於智能手機的神經精神狀態評估。

研究人員發現,患者的休息-活動週期與術後疼痛風險有巨大關聯,即患者的睡眠碎片化(指在夜晚中頻繁醒來,導致連續睡眠被打斷)可能會導致疼痛、焦慮與低品質的睡眠變化。

這些基於可配戴設備客觀的神經信號紀錄可以用作篩查工具,幫助醫生和患者確定創傷後症狀是改善或者惡化。專注於創傷症候群早期的研究相當重要,能幫助醫生盡早進行干預,以免病情惡化。

資料來源:MedicalXpress

瀏覽 601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