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核聚變計畫 證實延宕
編譯/鄭智懷
「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計畫新任執行長Pietro Barabaschi近期接受訪問時表示,由於實驗設施安裝以及損毀,原定在2025年展開的首次電漿(plasma)測試項目可能延後數年。
Pietro Barabaschi直言,即使在設施出現問題以前,最初設定在2025年創造電漿(plasma)的目標也並不現實。目前實驗設施出現兩大問題:安裝19公尺乘11公尺實驗室的焊接工程的接頭尺寸錯誤、旨在保護外界免受核融合過程中產生的高溫所影響的隔熱罩出現腐蝕。Pietro Barabaschi補充,上述問題無法在數周內解決,而是需要「數個月,甚至是數年的問題」。
事實上,「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計畫長期飽受技術挑戰與成本超支等問題的困擾。
Pietro Barabaschi進一步指出,「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預計在今年年底提出重新制定的計劃,其中包括控制長期的成本超支,以及滿足法國核安全監管單位的安全要求。而近期的延誤預估在2035年進入實驗的完整階段再作彌補。
「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計畫在1985年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與前蘇總書記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舉行峰會後啟動,旨在證明核融合作為生產大量無碳能源的可行性。目前,該計畫參與者除了美國之外,還包含中國、歐盟(EU)、印度、日本、南韓。英國在脫歐公投後,仍然持續參與「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計畫;俄羅斯在俄烏戰爭開打以後,也並未退出該計畫,依然繼續為該項目做出貢獻。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瀏覽 73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