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室內光線  新型硒太陽能電池更具潛力

編譯/高晟鈞

1873年,一名電氣工程師首先發現了硒的光導性,此後Charles Fritts於1993年間,透過將硒夾在金箔和另一金屬間,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塊固態太陽能電池;並引領了當今太陽能電池的發展。

直到最近,科學家們翻閱過往資料,根據硒與室內光波長適應性良好的特質,且硒本身不具有毒性;利用室內光伏技術,開發一系列相關例如傳感器、通信設備等無線設備。最近,科學家還逐漸將室內光伏技術,擴展到互聯網設備上。

硒電池擁有優於市場主導的矽基電池更高的功率轉換效能,被科學們認為擁有更高的潛力,作為物聯網無線設備供電的主力。示意圖:RF123

為配合人眼睛的受光強度,室內光通常較為微弱,相對產生的能量載體也較少。研究團隊加入一系列氧化鹵化物和金屬像是鈦、硒、碲等;氧化鈦發揮了保護功用,而氧化碲除了使太陽能電池更堅固,更優化了室內太陽能電池的性能。透過優化材料,實現了15%的功率轉換效率,能在連續使用1000小時後仍保有初始效能;並且適用於1000Lux(燭光)的電池照明,這一結果超越了商業矽電池的現有效率。

這些設備可以提供一系列室內環境作為照明來源,從像是家中客廳到圖書館或是超市等。硒電池擁有優於市場主導的矽基電池更高的功率轉換效能,被科學們認為擁有更高的潛力,作為物聯網無線設備供電的主力。

通過這種方式,作者重新使硒,這種最古老的光伏材料重新獲得重視;硒具有與室內光收集的高度匹配性、無毒且能提供合適寬能隙的功用,對於環境保護也有巨大潛力。

資料來源:TechXplore

瀏覽 54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