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晶片法案 CHIPS Act 啟動來看世界局勢!對台廠來說有何影響?|專家論點【史塔克實驗室】
大家都知道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是世界聞名的,美國在 2022 年 8 月 9 號正式簽署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雖然這個法案已經討論許久,但還是滿受人關注的,尤其在我們亞洲,因為對整體產業事關重大。
這項法案在台灣的各位第一時間應該都會覺得美國要讓我們產業外移,或者有些人會覺得晶片法案美國會有錢補助台灣企業,可能會有前景,到底整個法案是如何呢?
這篇文章想要跟大家討論究竟晶片法案是什麼,首先會先看法案本身的解釋,還有補助金額,還有各方人馬(美國本土企業、韓國、中國、台灣)的想法跟處境是什麼?最後會想跟大家討論美國晶片自給自足的可能性,讓我們往下看吧。
美國晶片法案是什麼?
美國晶片法案是近年來因為半導體的需求越來越大,加上疫情之後,晶片荒非常嚴重,導致許多產品延宕,延遲出貨,加上台灣局勢會讓美國擔心等等因素,誕生出來的法案。 原文跟網站可以去美國官網查詢「美國晶片法案」。
一開始這個晶片法案也不是獨立的法案,他是被包在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裡面,這個法案最主要是要加碼科技投資,希望提高美國本土的科技製造競爭力,那當然就包含扶植美國本土半導體的計畫。
晶片法案最終獲得兩黨支持後,在 2022 年 7 月通過,通過推進晶片法案的程序表決;並且在 2022 年 8 月由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正式生效。
雖然最後是通過了,但其實在美國國會討論的過程中,關於預算要如何補貼,大小爭議不斷。像是參議院就認為,應該只要支持在美國本土的生產廠的半導體廠商(像是英特爾、美光、德州儀器)。
但是眾議院的版本促進美國製半導體法案,則是把範圍擴大到 IC design 還有其他國家的半導體業者,最後通過的版本是參眾兩院內部談判一年多後取得的綜合版本。
但相信大家也多少知道,像是非美國本土的廠商,如台積電跟三星也能拿到補助,總之最終決定不只是聚焦在協助美國半導體業者,另外也會提供資金吸引國外先進半導體廠商到美國投資。
晶片法案的受惠者跟限制條件
- 受惠者
美國銀行報告指出,美國英特爾應是晶片法案的最大受惠者,在未來五年可能會獲得價值 520 億美元援助中的 100 億至 150 億美元,對英特爾來說無疑是一大佳音。而台灣台積電、台灣環球晶、南韓三星等外國廠商,則因有意在美國國內投資晶圓廠,可能受惠於晶片法案的補助,同樣被外界視為得利者。
- 限制條款
取得美國補助的企業,十年內不得在中國或其他對美國不友善的國家,建置新廠或擴充先進製程的產能。有專家分析,這項限制條款的目的,就是美國要讓企業選邊站,防止中國供應鏈崛起,並鞏固美國全球半導體地位。
美國為何要設立晶片法案?
我們上面有概論說了一下為什麼要有這個晶片法案,這邊來多論述一下,總之分成幾個原因:
- 提高美國本土的科技製造競爭力。
- 防止晶片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 美國與中國關係惡化。
1. 提高美國本土的科技製造競爭力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美國本土長期放棄晶片製造的產業,從美國半導體協會裡面的數據指出,1990 年統計時全球有 37% 晶片在美國生產,如今卻只剩下 12%,大部分的製程已在韓國跟台灣。
美國之所以推行晶片法案,主要希望讓美國重拾晶片主導地位。從研究調查機構集邦科技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2022年第一季市占率前三名分別是:台積電(TSMC)53.6%、南韓三星(Samsung)16.3%、聯電(UMC)6.9%。如果把台灣企業加一加,整個市占率達到60%以上將近七成,是相當嚇人的數字,成為許多美國專家開始重視美國晶片法案的起點。
2. 防止晶片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前二年因為疫情肆虐、晶片重複訂單、航運等等問題,造成許多產業有晶片荒的現象,晶片在整個經濟體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像是汽車製造、家電、人工智慧、通訊設備、5G等等…各個產業都慢慢智慧化了,所以會成需要晶片的穩定供給。
這二年遇到全球晶片嚴重短缺的狀況,讓美國意識到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在上面也說台灣就占比將近全世界供應六成多,如果哪天台灣遭受危機,半導體的供應會更加嚴峻。
為了不再依賴他國供應晶片,美國政府開始在本土鼓吹半導體製造的想法。
3. 美國與中國關係惡化
近年來,中國花了滿多錢跟資源在扶植半導體產業,先不論成功或者失敗,確實讓許多國家有危機感。
美國畢竟目前在整個科技上還是有很強的優勢,但如果中國注入資源讓半導體技術往前邁進一大步的話,很有可能威脅到美國霸主的地位。因此美國最近也在用各種方式施壓,像是和荷蘭、日本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討論,希望他們禁止向中國廠商供應最先進的 DUV 設備。
因此這次的晶片法案,本身也存在著重大的政治意圖,讓中國在半導體技術崛起的速度在更慢一點或者停滯。
瀏覽 2,23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