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轉念到轉骨—台灣上市櫃企業升級轉型大調查|專家論點【Howie Su】
台灣企業應該發現本業以外的轉型契機
近期許多數位轉型的議題讓許多企業以為數位轉型是面對外來的最佳解,事實上,許多百年企業,或是我們常聽到的隱形冠軍,在經濟循環週期中,幾乎可說是隨時都在營運調整,或是投入大規模轉型,但台灣的企業實際轉型狀況與需求究竟如何?由台灣產業創生平台發布的《2022年台灣企業升級轉型大調查白皮書》,針對台灣上市櫃(含興櫃)企業共203家、訪談對象以企業投資財務部門的問卷調查後,可發現主要有四件事:業主較專注於本業、開發新產品勝過新商業模式、成熟企業更少投入轉型、較少投資新創事業;其他議題則包含資金、人才、技術缺乏、營收規模太小等,不難發現這些專注於本業的公司在面臨環境變動時,因國際化程度不足,對外部風險察覺度不佳而容易受影響。雖然本業優化是企業該做的事,但在新興科技與市場變化快速的趨勢下,發展第二曲線、尋找新商機,或許也是位於成熟期企業可做的事。
比較專注於本業到底是好是壞?
專注本業似乎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從古至今,許多企業因過度擴張導致財務困難,或是過多不必要的轉投資影響經營體質,2019年,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 在2005年至2015年Forever 21在全球開設200多家門市,且許多店面面積超過3.5萬平方英尺,造成進銷存的供應鏈問題,頻臨破產;最近的FTX倒閉也與闊度擴張有關,創辦人SBF旗下公司Alameda 因向 FTX 借貸大量現金,卻忽略償還能力與流動性風險,最終導致破產,似乎更道出堅守本業的可貴。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指出,許多叱吒一時的企業因過度專注現狀,錯失許多新機會,而讓其他競爭者,甚至異業有機可趁。例如企業為維護現有商業模式、營運流程和價值觀,導致難以應對市場的破壞性變化;或是忽略新興市場與科技應用,加上當前金流受制於客戶或使用者,使得難以突破現狀。
外部創新逐漸受到企業重視
而《2022年台灣企業升級轉型大調查白皮書》也呼應這種說法:專注本業的企業佔整體調查樣本的69%,同時發展其他產業的只有29%。而專注於本業當中,開發新客戶者佔比72.9%,其他依序為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新通路,最後才是新商業模式。不過,雖然採用新商業模式者最少,但願意採用的可發現為20-30年以上的企業,顯示出邁入成熟期的公司已經開始需要較大幅度的改變,而非僅限於本業上的優化而已。當然,這些「大幅度的改變」不能只仰賴企業自我成長,外部方式如投資新創、策略聯盟、合資、併購都是解法。攤開台灣企業地圖,保瑞藥業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從西藥代理起家的它不願意只局限於經營通路價值,透過一連串的收購來發揮更大效益,跨入國際開發委託暨製造服務(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CDMO),先是收購衛采台南廠、之後併購聯邦製藥、GSK加拿大製造廠、安成等,看似大手筆,但背後也有著突破300億營收大關的雄心壯志。
國際企業因受益於規模與品牌溢價,在升級轉型上速度較快,也有較多資源投入新興科技發展,但台灣的企業近期也開始嘗試使用外部創新方式,替本業加值,或是發展新商業模式,以取得第二、甚至第三條成長曲線,除鴻海的電動車與3+3策略外,緯創、台灣大哥大、卡爾世達、台達電子、正美企業、聯嘉光電等企業也開始嘗試不同創新方式,專注本業並非不好,但當前局勢詭譎,企業確實有必要向外探尋新市場與商模。
瀏覽 1,65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