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業管理風格(一)
文/Evans Ye
這兩天聽到一集podcast,有感而發:
矽谷為什麼?EP116 — S&P500上市公司高階主管的三階段管理哲學 挑戰美國職場天花板 | 專訪Etsy資訊長 謝居呈
內容講的都是比較典型的美式管理風格,我個人認為也是相對主流的風格。不過基於我個人在兩岸工作幾年的觀察,固定思維多少都存在,之前的主管怎麼帶怎麼教的,都是最真實的體感烙印,比起書上與 training 講的形而上,真實經歷更容易實操也更穩健,所以如果沒有特別刻意去思考和改變,大部份的人還是腳踏實地『遵循古法』了。
與其空泛地說怎樣比較好,不如比較一下差異在哪。本來我想把管理風格分成美式與中式,後來想了一下,用成長思維 V.S. 固定思維去解釋也滿順的,姑且美式就叫做成長型管理風格,中式叫做固定型管理風格吧。
首先,我認為產業與職務特性是影響管理風格很大的先決條件(無關職業優劣),比如研發工程師 X 成長型管理風格,OK;產線作業員 X 成長型管理風格,也許不那麼適合。其中有一些本源的差異:
知識變化速率
軟體產業的知識變化速度極快,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因應變化。而變化本身使得不在實作第一線的管理者沒辦法擁有最 up-to-date 的知識做正確的決定,所以有一部分決策需要仰賴一線軟體工程師 input,因此透明、合作來最大化正確決策的機率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另一方面,軟體發展的進程也不過是百年內的事,因此這個產業很多東西還在一直在高速發展中,比如之前大數據系統剛出來時,把大數據儲存與計算問題解決了,也使得需要大量數據運算的 Deep Learning 普及化,cloud/container/kubernetes 讓 software-defined infrastructure 達到工業級水平而大爆發,這些也僅僅是近十幾年內在軟體產業發生的典範轉移,所以能不能跟上時代,持續學習成長的能力就很重要,在這個產業中如果不創新,就會被創新殺死。主管如果故步自封,拖累組織進化的進程,恐怕是要第一個被淘汰,或者讓組織『被淘汰』了。
反過來說,如果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識幾乎固定不會變動,不需要員工提升組織的知識邊界,而是需要員工穩定、高效率、正確的輸出,那用成長型管理風格可能有點勉強。用固定型管理風格,主管獨立做決策快速給命令、員工遵從階級制度確保命令被貫徹執行,以恐懼建立威信,用嚴懲來嚇阻犯錯,可能相對適合。這裡講得比較極端,具體怎麼拿捏好度就是智慧了。
創新帶來的回報
軟體開發如果更多涉略研發與創新(不見得是 research,新的應用、新的實作、新的 business model 都行),有時也要一點運氣才能成功,但是軟體天性容易複製,網路效應容易放大成果,所以很容易 scale,回報也就大, 因此就很適合有相對高一點的創新佔比。
訪談中提到創投如果看到一個創業家沒有失敗過的經驗甚至會有點擔心,因為他可能還沒撞過牆,還太過膨漲,不知道怎麼在邊界內做事。有經驗的創業老手知道怎麼 take calculated risk,追求好的 decision quality 提升勝率,但也坦然接受不可控因素,從失敗中挖掘出有用的知識和以前沒考慮到的維度。
前面提到創新總有一點運氣成分,所以有良好的心態面對失敗就很重要。如果是固定型管理風格,管理者面對失敗就很容易敗給人性的弱點,會極力找各種理由,或用模糊的說詞避免直接承認失敗,因為害怕承認自己有所不足會有損自己的威信。這是因為擁有固定思維的主管覺得自己『應該要』比員工厲害,『應該可以』做好,所以有問題的話,一定是其他問題而不是自己有問題。有的主管則是自己都清楚狀況,但就是愛面子拉不下臉。
其實看破不說破,幫忙扶一下主管的面子,維持主管尊嚴確保指揮體系的效率,倒也無傷大雅,不過僅限在固定型工作環境比較適用。不承認失敗的另一面是放棄探究失敗的原因,對於知識相對固定的工作影響不大,但是如果是成長型工作,那所有人都錯失一次寶貴的學習經驗,軟體業 impact scale 大的天性,也可能令重複犯相同錯誤付出極高成本,更嚴重的是形成糟糕的表面文化。
這邊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是讚頌失敗,也要避免習慣失敗,或者用學習成長做藉口美化失敗。具體探究失敗的原因,保持成長心態,接受創新可能帶來的失敗,但如果是明顯可避免、工作態度不正確造成的失敗,也需作出適當的懲罰以設立底線,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市場供需
最後這個因素就比較現實了,優秀的軟體工程師一直都是都是供不應求,所以需要兩個面向來達成需求:
- 培養:找不到人的一個方法就是自己養成,所以要採用成長型管理風格。
- 留才:要留住人才就要有誘因,成長型管理風格能夠滿足人才自身的成長與成就感需求。
如果哪天軟體發展漸趨成熟,各種底層/中層/low-code solutions 都齊備且能夠滿足 80% of business requirements,也許軟體工程師的 bargaining power 就不存在了,到時候也只能忍氣吞聲求口飯吃,學習成長靠自己吧。不過我相信人類社會的發展一定是持續朝更好的方向前進,屆時大家都能擁有足夠的知識,判斷怎樣的管理方式適用。
最後
過與不及都不好,中庸之道的精妙在於了解整個系統後,如何妥善調控兩個極端中間的邊界來取得平衡。美國作家菲茲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在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說:『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仍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先不急著否定,探究事情的本源,也就能理解兩個截然不同的想法有各自背後存在的邏輯,往系統性理解前進一步。
走筆至此,大家應該不難發現我還不具備一流智力,文中多少帶有一些主觀傾向性吧(笑)。
瀏覽 1,77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