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萬支寶特瓶 可解決上千人日常飲用水需求
地球表面有 7 成以上的海水,而淡水部分只佔了 3%;在有限的資源情況下時常會出現缺水危機。日前有間加拿大新創公司,開發出可兼顧環保的海水淡化裝置,每天可以處理生成 13,000 加侖(53,000 公升)的淡水,且排出的鹽水濃度比現有的設施還低;更特別的是由 170,000 支回收寶特瓶打造,坐實廢物再利用。
「海水淡化」也稱作海水脫鹽,是指將海水中多餘的鹽分和礦物質去除所得到淡水的工序。目前主是要為了提供飲用水與農業用水,在極度缺乏降雨的中東地區非常普遍。不過由於海水淡化程序需要大量的能量,在比較貧窮的國家經濟效益無法最大化,且淡化後的副產品「鹵水」(高鹽度海水)有著排放環境汙染問題。
而這次由 Oneka 開發出非凡的海水淡化裝置不會有鹵水與耗能的問題。基於環保理念,每座設備使用超過 17 萬支寶特瓶製作,其次動力來源不是採用燃油而是透過海浪高低起伏轉化為動能。只需要將設備錨定在海深超過 1 公尺的地方,就可以吸入海水並將大約四分之一的海水推向逆滲透系統,並產生可飲用的水;再由高密度聚乙烯管線送到岸上。
而剩餘四分之三的海水則會與鹵水重新混合,所以鹽度將會只比周圍海水多 30% 而已,基本上對海洋生態不會構成威脅。且該設備放置區域都離岸至少 1.6 公里,設備也保持一定間距,將生態影響機率降到最低。
根據官方給出數據指出,一台設備每天生產出 30 至 50 立方的水,取決不同使用方式大約能滿足 100 至 1,500 人日常需求。不過由於長期放置於海上靠海浪維生,對於海水侵蝕增加機器維修成本,將是未來須先克服的難題。(記者/劉閔)
瀏覽 53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