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沉箱」突破技術 成大完成全球首次離岸風電基礎工法
台灣海峽被喻為全球最好的風場,海峽兩岸位在中央山脈和武夷山脈中間,兩邊的高山形成天然管道,夏天吹西南風,冬天吹東北風,自然創造一整年都有風力發電的場域,光是全球前20大最好的風場,台灣海峽就佔了16處,吸引不少國際級的風力發電廠商來台取經開發。
為此,多國離岸風電大廠來台投資,其中來自丹麥的沃旭能源,於2016年5月便在台北設立亞太區總部,負責開發大彰化離岸風電共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等四座風場,預劃總共能產生1,820MW(百萬瓦)併網容量。
圖/翻攝自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昨(21)日,沃旭能源攜手與成功大學宣布完成全球首次離岸風電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Suction Bucket Jacket,SBJ)的砂箱振動台試驗,透過模擬最嚴苛的環境條件,推動風力發電在台灣水下基礎技術新突破。
「負壓沉箱」技術適用於彰化外海鬆軟砂土,其技術具備2優勢,包括台灣離岸風場多集中於中部,場址水深自20~90公尺,其中彰化、雲林海床土壤表層多為鬆軟砂土,在地震發生時容易引發土壤液化風險,因此目前台灣離岸風場多採用技術較普及的「管架式多樁水下基礎」工法。
研究團隊自去年12月,啟動實驗室動態試驗,每次測試都要使用近16噸土壤鋪設,工程十分浩大。而開發成功的關鍵在於沃旭提供學界真實的資料,包含實際的水下基礎尺寸與土壤條件,提供真實的條件,學界才能進一步執行研究並面向業界蓬勃發展。(記者/劉閔)
瀏覽 1,03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