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團隊瞄準深海 但須克服造成汙染

海洋一直是人類持續想探索的地方,尤其是針對海底蘊藏的豐富金屬礦物。不過受限於技術、極高的成本與環境破壞,以至困難重重。現在有國際團隊在測試名為「阿波羅 2 號」(Apollo 2)的系統,將有機會突破這些限制來成功開採海底黃金。

阿波羅 2 號目前仍屬於測試階段,未來將負起深海採礦重責大任。(示意圖:123RF)

海底除了擁有我們所熟悉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外,還有很多金屬結核,又稱錳結核(Manganese nodules),是種以鐵和錳元素為主的礦石。根據探測大約都存在 3,500 至 6,000 公尺的海底,平均直徑大約 5~10 釐米不規則形狀。主要是來自火山爆發與海水對岩石的侵蝕。另外還有銅、鈷、鎳等元素,這都是電子元件所需要的能源材料。

不過由於位處於深海,對於開採除了技術上挑戰外,也對環境造成衝擊。除了會影響周圍的生態外,採礦作業產生的層積物與懸浮物漂流,將可能影響該區域的食物鏈。

對此,一個統籌包括 5個國家中的 9 個跨國機構,透過 Blue Harvesting 計畫擬定出解決方案。在花了超過 2 年時間開發出「阿波羅 2 號」。該台機器就像是一台“吸塵器”,可以透過液壓裝置吸取周圍海水,然後收集原料,並且將多的層積物循環回收,不會像傳統機器一樣從後放方排出,造成湍流危害。

團隊將阿波羅 2 號的原型機置於海底大約 300 公尺地方,因為這裡條件與深海非常相似。在為期大約 3 週的測試中,機器可以有效吸取人造結核,目前團隊將轉往其他更深的海域來進行進一步試驗。(記者/劉閔)

瀏覽 57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