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工程師的各種面相|專家論點【黑貘】
這篇文章是以「工程師」為「企業職場」主題的最後一回討論,而這邊因為是以個人的觀察為主體,因此絕大多數是以媒體業為主的網站為範圍,但事實上,工程師不見得在「網路」上,更多是在實體,只是這些是超過個人經驗,因此也寫不出真正的「田野觀察」,所以若不是在網路媒體業的工程師或是程式設計師的話可以略過。
這邊先做一個系列總結:
- 當你覺得主管讓你三條線時,他也是這樣看你的:講的是從上到下與從下到上觀點的謬誤,主要 Quote「我在上面你在下面,你無法知道我們為甚麼要做這樣的事;我在下面你在上面,你無法知道我們是在做甚麼樣的事 」。
- 工程師其實被分為這三種「階層」,而非「類型」:雖然標題是這樣下,但事實上內文講的是「Track 與分類」,本文並沒有階層觀念,主要 Quote「底層實作派:遇到問題,想辦法去找出方法來解決;工具操作派:遇到問題,會想辦法去找工具解決;指揮管理派:遇到問題,會想辦法找人來負責與解決」。
- 什麼是「全端工程師/開發者」:一個團隊若是至少有一個人了解所有環結且都有底層經驗,會將是很好的協調者,主要 Quote「先要能夠『合作』,再求『分工』」。
- 工程師可以斜槓嗎?:這邊更延伸上面的全端思維,而用「 | 」專家;「—」全端;「T」T 型人才;「/ \」斜槓;「π」Pi 型人才,主要 Quote「擁有兩項專長並能夠建立將之串接起水平的「全端/全觀」環節,這種人不只能做事,也能做可行性分析,更有較為寬廣的視野」。
- 研發能力是這 3 種相乘,而非相加?:定義研發能力是「研發=程式設計*系統網路*執行創意」,主要 Quote「一個人若能夠了解系統、規劃、實作、檢驗,甚至是自己使用,這樣才能算是完整的了解一個系統」。
- 「資料工程師/科學家」一定要懂的三種必要領域:在資料科學家的定義是三種必要的範疇為「數學知識、程式能力、領域經驗」,主要 Quote「當產品不再只是單純的產品,而是要整合成『服務』時,不可能脫離資料科學」。
看完上面這六篇,應該會有很大的感觸,這邊只好繼續搬出我最喜歡引用的海耶克的名言:
只是一個工程師的工程師,絕對不是一個好的工程師
(原:只是一個經濟學家的經濟學家,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經濟學家)
但更重要的,工程師也不只是一種類型,有些甚至是可以延伸發展,但也可以有不同的路徑,就像是更專業的可以成為資深工程師或是往管理層方向邁進。不過無法否認的是,在台灣資深工程師這塊較不受到重視,而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寫這一系列文章的原因
應該有人也注意到在這些文章當中有很多地方出現「三分法」的痕跡,雖然原本不是這樣設計的,但其實我們可以這樣討論:
- 內:所需要的知識,尤其是以專業為主的核心,這邊主要指的是底層知識的深度
- 中:個人的執行能力,包含所須要的技術、方法論,但更重要的是做產品的方式與技巧
- 外:對於外在環境,或是產品/使用者的認知,以及產業環境跟目標,也包含人際溝通
而這邊對應在前面幾篇也可以變成下方的模式:
- 內:網路系統 vs 數學統計 vs 實作開發 vs 由下而上
- 中:程式設計 vs 程式設計 vs 工具應用 vs 中間介接
- 外:執行創意 vs 領域知識 vs 指揮管理 vs 由上而下
當然最重要的是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基礎程度,無論是前端/後端/資料端,無論是使用者體驗/行銷/經營,每一個環節事實上都有很多的 Know-How,而身為一個好的工程師/實作者要想辦法把這些給串接起來,才是真正的「工程師」。
在結論之前,可以請大家思考下面幾個可能性:
- 在找人做出來之前,先要有能力先做出個雛型(技術)
- 在想如何賺錢之前,先要有能力做出產品(實作)
- 在成為一個工程師之前,先要成為一個人(產業)
上面所說的產品也包含服務,因為現在的產品已經很難獨立存在而沒有任何社群或生態,但更重要的是,這也是「工程師/實作者」參與社會的方式,因為每一個產品服務都有機會讓他人或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即使這個更好是有價值判斷的,但只要具有「交換價值/有人買單」,通常代表這個產品與服務是有意義的。
科技始終於人性,而除了人因為本性要使用甚麼科技外,科技也在塑造著人,而在因為科技技術成為專家或工程師之前,真正的思考是「要成為甚麼樣的人」,這也是比任何路徑更重要的一件事。
瀏覽 1,23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