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在晶片戰中如何失敗?
2022年8月,美國總統簽屬《晶片與科學法案》(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下稱《法案》),批准了520億美元的預算以重振半導體產業,並與中國展開科技爭霸、競逐首席;不過,即便如此,仍可以發現就算多數的半導體是由美國研發、設計,生產過程也通常需要仰賴美國的工具與軟體,但,製造地通常都是在美國境外,像是東亞、台灣等地。
《Foreign Affairs》報導,這樣的美國境外製程為美國增加了風險。全球排名前三的半導體製造商,台灣的台積電、韓國的三星(Samsung)以及美國的英特爾(Intel),現在都有機會在美國獲得獎勵資金,但若僅單靠外國廠商投注而已是不足夠的。美國目前已經將晶片製造等相關事務列為國家安全的優先事項,因此,身為科技重鎮的矽谷以及政治中心的華盛頓自然地也需要進行相當的變革。
然而,華盛頓的政策制定目前只專注在以消費者為主軸的大型科技公司,矽谷則是聚焦在應用程式以及網路上,距離製造業的基礎實在是有落差。《Foreign Affairs》報導,1980年代的英特爾以及其他半導體製造商龍頭皆瀕臨破產,但該公司的執行長 Andrew Grove 意識到,技術不僅取決於創新,也仰賴著高效的精密製造,進而拯救了英特爾。由此可見,若矽谷能夠汲取英特爾的教訓,華盛頓能調整對於「技術」的定義,將高端製程的製造業納入,那將會另一幅風景。
美國在半導體製造業上之所以逐漸萎靡,是有跡可循的,其主因的構成亦是複雜。就法規面,監管晶片製造中所含的有毒化學品的環境法規日趨嚴謹;就勞動結構,即便在半導體製程中老動比例較其他展產業低,但是美國勞動力成本仍然是高於東亞地區;就稅收而言,其他國家早已編列大量預算以及稅收優惠政策供半導體產業的製造與生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此外,在產業面,半導體產業也在這幾十年來逐漸整合,由數十家公司轉變為如今的三家主要製造商,也就是前述所提及的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而各製造商也將生產與製造的重心擺在自家門內。
將目光拉回矽谷。在80年代後期以及90年代,當時的 Grove 為了重振公司,每天早上八點準時開供,推出了一系列名為「copy exactly」的政策,要求工程師在所有設備中依照政策制定的最佳範本進行複製,起初許多工程師與其他員工因此而感到惱怒,但隨著時間推移,整個公司彷彿像是一台經過微調的機器,不僅提高生產力,更將成本下降。換句話說,在矽谷的產業文化中,原本追求創新、多變的隨心所欲,在相當程度上抑制了精確製造、高效生產的既定程序。
在 Grove 退休後的幾年,英特爾隨波逐流地又回到以軟體為重心的研發。根據《Foreign Affairs》報導,他在2010年曾提出警告,「放棄今天『主流商品』製造會讓你在未來的產業中被拒之於門外」、「矽谷以犧牲硬體為代價,並專注在軟體,是錯誤的」。
即便這位曾經挽救矽谷的男人再怎麼地苦口婆心,為科技生態體系的發展提出警告,矽谷多數人認為他是個過時的人物。畢竟在英特爾成立之初,網路仍尚未普及;而在2006年方才成立的 Facebook,除了廣告之外甚麼都不生產,就創造了比英特爾好幾倍的價值。對此,英特爾方面則反駁說,網路的數據是由晶片處理。但,你我皆明白,生產晶片的利潤是遠不及應用城市在廣告上的收益。更因此,美國在處理晶片製造的能力上,已經遠不及於其他國家,其範圍從智慧型手機到數據中心的人工智慧。
時至今日,美國回過頭來才發現,無論就產業面、法規面,或是技術面都落後於其他國家。這個被號稱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否能夠透過《法案》的推動以及相關法規的實施來彌補。這個問題,除了消費者以及商業領袖相當關注外,美國的政治界也開始意識到了其中的利害關係。(編譯/戴偉丞)
資料來源:Foreign Affairs
瀏覽 67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