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智慧化當頭 研華靠1招居熱搜榜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物聯網(IoT)已邁入繁榮發展時期,智能化應用的商業場景更加多元,而全球工業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2395)為迎接下一個十年AIoT的高速成長,研華WISE-IoT將積極轉型成軟體「低代碼訂閱制」作為其發展大戰略,提供使用者No-code/Low-code (低代碼/無代碼)開發環境以快速建立邊緣設備與公有雲/私有雲的連接,輕鬆執行設備管理、大數據管理與分析、2D/3D模型視覺化,並落實產業智慧化。以下是研華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林清波接受《時報資訊》與1111人力銀行《科技島》聯合專訪內容。
問:智慧化當頭,研華也投入WISE-IoT領域多年,擁有深厚物聯網硬體產品、軟體平台與行業集成模組整合及落地經驗,如今研華也以智慧節能訂閱制帶頭調整商業模式;身為硬體廠商起家,研華近幾年又該如何自我定位?
答:訂閱制最主要的目標是希望把成熟的軟體解決方案,讓使用者SI能快速的應用到客戶的案場上。訂閱制的邏輯就是當軟體成熟時,如Netflix訂閱方式結算使軟體導入,對客戶可降低門檻,不需要發揮一次性龐大的費用,能快速地體驗軟體解決方案,對智慧工廠、智慧節能相關的體驗,也利於加速整個產業的發展,這是極為重要的改變。
問:訂閱制之舉動是否偏離非客製化模式?研華又會面臨何種困境和其解決之道?
答:事實上,物聯網用在智慧能源、智慧環保等,仍需要一點點現場配置、現場安裝、現場配線等工程,還是需要前端SI的配合。不過研華盡量將整個標準化到最高程度,逐步將各應用軟體完善標準化後,客戶可以直接配置方式完成整體案場的所有設定,讓SI只需要做現場最基本的安裝跟配置。
問:研華使命是「智能地球推手(Enabling an Intelligent Planet)」,其發揮核心軟體的優勢支持行業軟體發展,共創物聯網世界的未來,對於未來實際策略發展為何?
答:Enabling(使有能力)不只在賣硬件,更是Enabling很多廠商。在IoT市場,透過軟體的方式,提出一個完整解決方案,來加速前端夥伴案場的落地,促進產業發展。基本上硬體還是研華非常重要的營收來源,但是整個物聯網裡,更希望能透過軟體的加值,來拉抬更多硬件銷售,協助研華夥伴快速的從自動化轉向到物聯網、從傳統SI轉向到物聯網SI,此舉將會是偕同合作的市場機制。
研華有相當廣闊的產業,分各事業群,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嵌入式事業群等,面向的產業都不一樣,但都需要與物聯網息息相關,如名稱為嵌入式物聯網平台事業群(Embedded-IoT Group,EIoT)、服務物聯網事業群(Service-IoT Group,SIoT)、物聯雲事業群(Cloud-IoT Group,CIoT)、應用電腦事業群(Applied Computing Group,ACG)、工業物聯網事業群(Industrial-IoT Group, IIoT)、聯雲暨影像科技事業群(Industrial Could & Video Group, ICVG)等。整個產品方案,不論硬軟體產品,都面向自己服務的物聯網產業,整個物聯網產業還會持續發酵10年以上,而研華只需保持著本業專注,扎穩根基。
問:低代碼訂閱制以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經常性收入)之商業模式,提升營收來源之穩定度及可預期度,使其整體營運結構更趨穩健。研華軟硬體整合之際,有獲利目標達成度?
答:跨入軟體業績會到多少?這是不免俗常被問到的問題。研華在整體營收來源,大部分都仍來自於硬體,但透過軟體是個加值邏輯,不會特別去拆分硬軟體,看整個solution(解決方案)銷售,如研華專注在iMachine、iEMS、iService上面,會採用整體打包方式,以軟硬體增加整個本分競爭力,也能夠持續維持研華每一年有高digit(數字)以上的成長,這便是個重要的實際目標。也並非研華接下來會變成一個軟體公司,研華是個物聯網公司,看待其首要概念就是,軟硬體整合,目前也不會去做這樣地拆分打算。僅純粹看軟體營收,這非公司定位的策略方向,未來自我定位便是往軟硬體整合邁進。
本文同步在【時報集團旺得富】刊載
瀏覽 1,39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