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其實被分為這三種「階層」,而非「類型」?|專家論點【黑貘】

圖片來源:freepik

在 25 年前剛踏入職場時,我有觀察到,工程師其實分成三種:

  1. 底層實作派:遇到問題,想辦法去找出問題的邏輯,然後從想出的方法寫出程式解決。
  2. 工具操作派:遇到問題,會想辦法去找工具,或是問有沒有人遇到類似的問題,接著想辦法用操作的方式解決。
  3. 指揮管理派:遇到問題,會想辦法找出是誰犯的錯,或是誰是該負責,然後叫那個人或是找別人解決。

這三種人有什麼差別呢?

底層實作派的人,會比較習慣內求,更希望找到最初的原因,想要對自己有興趣的環節能夠有紮實的了解,而當問題發生時,因為對這些環節有足夠的掌握,許多工具操作派或指揮管理派無法解決的問題,底層實作派卻能解決。

但底層實作派的人也因為對於自己相關環節研究太深,往往對於其他環節較難體會與了解,只是大部份的生產與商業邏輯都是個很跨領域與跨環節才能夠做好,因此這樣的人很難做出較大的系統,只能做出可能別人想不到的好系統。

當然有很多的工程師不熟練自己寫程式,但因為接觸的廣泛,更可以知道每種工具在不同問題上的優缺點,而能夠找到最好的「模組」將之組合,最後可以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因此在解決問題時,能夠比以自己寫程式實作解決問題的人更快。

只是這樣工具操作派的工程師,若是遇到更細節環節的模組內問題,就只能放棄,交給底層實作派的人來解決,但因為他能夠看到比底層實作派工程師更全面的問題,也能用最快的方式找到問題點,已 TCO (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 的角度說不定是最好的。

但最受歡迎也最容易成功、同時也是最簡單的便是「指揮管理派」,當然也不能說指揮管理派可能需要的「技術成份」最低,因為找到對的人與錯的人也不是那麼簡單,有時不只要了解問題,而是更要去了解人。

在 25 年前的我,因為當時的我是一個「Code Speak」的實作者,當然期待自己是個底層實作派,也期望更多人參與,只是比較不幸的,這四分之一個世紀實證的結果,這種方法論最無法「迎合」社會主流的成功價值,也就是在「賺錢」決定論的惡性循環後,真的要能「成功」是很困難的。

而在那時的我,因為自認為觀察還不夠,最後只有零星的寫了幾篇文章,只是在那時 BBS 與電子報時代,用這樣的工具是不容易討論的。

這三種「技術人員」到底熟優熟劣、該如何判斷呢?若是用最後的結果論就是:看誰能夠越快與越完整的解決,甚至是用較低的資源成本,或是能夠創造出更高價值的,就是好的工程師,只是好像每一種工程師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圖片來源:黑貘提供

尤其若是技術團隊沒有好的「指揮管理派」,通常會帶來一些很可怕的工作清單,或是提出令人三條線的企劃與說法,當然這是指不好的主管。一個好的技術主管,真的可以帶領團隊上天堂,只是這樣的前提是,他也對一些細節的認知不會太離譜,更重要的是能夠尊重專業,這樣至少他就不會是可怕的「上帝」。

因此在 25 年前,我認為每一間公司都需要這樣的「人才」,且並不是「指揮管理派」的主管是薪水職掌最高的人,因為這三種面相的工程師都存在的話,若能夠好好的搭配,說不定會組出很好的團隊戰力。

只是社會目前的認知這三類不是三種類型,而是三種階層,最後把實作的人列為最下等,即使是用「功績」與「實力」來判斷,因為與人溝通技能點點越高的指揮管理派能夠獲得最高的認同,自然取得最高的 Credit,這不只是單純的社會氛圍而已,還有更多問題要解決。

若說到這樣,應該是覺得工程師是永遠不能有「翻身」的一天,那也未必,因為這問題還是有其它方法來突破,請待下回分解。

—— 政治評論分隔線(不喜勿入)——

最近社會有一個很有名的技術出身的人,也號稱是「大數據專家」,而若她是個工程師的話,應該就是很標準的是最高層的第三種人,只是最近看到她的一份「簡報」是慘不忍睹,大概就知道她應該是一個不太好的「指揮管理派」,因為一個好的主管雖然無法了解實作細節,但對於其內容無法掌控,很容易讓下面的人三條線。

瀏覽 20,43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