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視覺化的兩種應用場景 – 資料圖表與資訊圖表|專家論點【維元】

圖片來源:freepik

你過去有做過「資料視覺化」的專案嗎?或是你有參與過「資料圖表」的繪製與產出嗎?資料圖表是一種可視化資料的方法,從中解讀資料背後的意涵。資料視覺化在整個工作流程中有兩個常見的時間點,第一個是「資料探索」的環節,另一個是用「結果呈現」。
「資料探索」透過根據觀察資料的樣貌概括性的了解資料特性,利用視覺與圖表的方式來了解資料的特性。而「「結果呈現」的目的,則是利用圖像化的方式讓結果能夠更有效的呈現與解釋給受眾。
隨著技術的演進與發展,「資料探索」和「結果呈現」是目前主流的視覺化有兩個方向,在不同的階段導入圖表來強化資料的特性。資料探索、數據敘事與數據報告的不同之處,在於目的與產生結果的方式,資料探索更強調忠實呈現資料樣貌觀察資料特性。

數據敘事與數據報告

第一種還是視覺化的範疇,從靜態到圖表到動態的互動圖表網頁,都是現在蠻熱門的視覺化趨勢。互動圖表網頁更多的引入「互動」形式讓使用者操作,進一步提升使用者對於資料圖表的掌握性。經典的案例像是紐約時報在總統大選使用了視覺化的互動報導,使用者可以透過網頁的動態更新與操作,更有效的接收資訊。類似的報導方式也被引入台灣,因此你在前幾次的選舉都會看到許多有趣的視覺化作品。
除了媒體之外,廣告業或行銷很是很常使用視覺化的領域,從以往的「報表」型的統計數據,到現在利用「圖表」進行視覺化。常見的用法像是:銷售數據、流量轉換率之類的數字,不同於冷冰冰的數字,視覺化圖表可以強化資料的「比較關係」、「趨勢變化」,提升人們對於資料的掌握程度,更容易從中發現出有意義的資訊。
資料視覺化是由「資料」、「設計」與「故事」三元素主成,資料是主角、利用設計串成故事。

另一種視覺化的應用案例是資訊圖表,資訊圖表(Infographic)是由「資訊(Information)」和「圖表(Graphic)」 兩個單字所組裝起來的新單字。
資訊圖表是一種資料、資訊或知識的視覺化表現形式,比起視覺化更強調「主觀」想法的傳遞與溝通。資訊圖表主要應用於必須要有一個清楚準確的解釋,或表達甚為複雜且大量的資訊,例如在各式各樣的文件檔案上、各個地圖及標誌、新聞或教學檔案,表現出的設計是化繁為簡。
相比之下,資料視覺化是從資料中客觀呈現資訊,而資訊圖表則是人類用資料主觀表現觀點。常見的資訊圖表更常應用在「結果呈現」的環節,把分析的結果用更容易傳達的方式分享給閱聽人。
我們會說資料視覺化包含「資料」、「設計」與「故事」,資訊圖表的故事比重會更大一點,利用資料佐證,讓設計突然想表達的觀點。


嗨,我是維元,目前是一名資料科學與網頁開發的雙棲工程師。近期也擔任科技島社群的駐站專家,持續分享發表對 #資料科學、 #網頁開發 或 #軟體職涯 相關的文章。如果對於內文有疑問都歡迎與我們進一步的交流,都可以追蹤資料科學家的工作日常 Facebook 粉專 或 Instagram 帳號,也會不定時的舉辦分享活動,一起來玩玩吧!

瀏覽 1,65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