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關稅衝擊!台經院下修GDP至2.91% 全年經濟「前高後低」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不斷調整關稅政策,使得全球貿易摩擦升溫,連帶影響台灣整體經濟表現與預測。繼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14%後,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今(25)日也預估,2025年全年GDP為2.91%,無法「保3」。下半年外需恐將明顯轉弱,再加上民間投資和消費也下修,預料全年經濟呈「前高後低」格局。

台經院今日公布4月「國內總體經濟預測暨景氣動向調查報告」顯示,隨著美國連番調整關稅政策,推動美國製造,導致全球貿易摩擦升溫,加上美國與其他國經濟表現差異擴大,恐使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歧加劇,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政策轉變將影響全球經貿走向,也使得國際預測機構紛紛大幅下修2025年主要經濟體的成長表現。
延伸閱讀:AI、高效運算需求強 3月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創新高
根據台經院分析,雖然台灣民間消費與投資動能仍具支撐,但受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與貿易摩擦加劇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擴大,企業資本支出轉趨觀望,民眾消費意願也出現降溫,使內需表現不如原先預期。
今年第1季受惠於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以及企業為因應美國加徵關稅而提前備貨,進出口、製造生產與外銷訂單表現亮眼。然而,美國關稅政策變化頻繁,導致不確定性升高,國際機構紛紛下修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且提前拉貨效應減退,下半年外需恐將明顯轉弱。
台經院指出,綜合這些因素,預測下修民間投資與消費表現,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將呈現「前高後低」格局,預估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2.91%,較1月預測值下修0.51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台經院表示,台灣在貿易方面,受惠於AI等新興應用強勁需求驅動,加上廠商搶在美國加徵關稅實施前拉貨,預期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表現仍呈現大幅擴張態勢;然而,美國關稅政策變化頻繁,仍增添不確定性,預料從下半年起,台灣出口動能將明顯趨緩。此外,若美中關係持續惡化,中國製造商因美國訂單流失而減少對台灣中間財的需求,也將進一步衝擊台灣出口表現。
全球AI熱潮雖然帶動高效運算與先進製程需求,推升台灣半導體、伺服器等相關產業投資,但近期國際科技大廠陸續傳出縮減AI投資計畫,加上美國擬加徵半導體關稅,甚至進一步限制高階晶片出口至中國,升高市場不確定性,對台灣整體投資環境構成挑戰。
根據台經院分析,若全球企業資本支出趨於保守,台灣高度依賴AI應用需求的產業,像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記憶體與伺服器代工,可能面臨訂單減緩與產能調整壓力,進一步衝擊供應鏈布局與投資步調,AI相關投資放緩也可能影響周邊產業,如半導體設備、材料供應與工業地產,連帶使整體製造業投資動能減弱。
瀏覽 51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