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半導體產業難排除影響 台經院劉佩真解析現況給建議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搖擺不定,讓各國政府與企業都無所適從。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今(23)日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是一項複的貿易措施,影響層面廣泛,台灣半導體產業無法排除間接負面影響,建議政府動態調整台美雙邊的合作,找出最適合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狀態,才是下個階段的重點。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舉行第十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產業趨勢論壇,以「川普2.0的衝擊與因應」為題,邀請學者專家出席分享。劉佩真以「川普2.0對我國半導體業所帶來的震撼教育」為題,分析目前半導體產業的現況。
延伸閱讀:談美國關稅政策 台經院吳中書直言:中小企業轉型會是台灣最大考驗
她提到,川普回任美國總統後對台灣半導體攻勢一波波,讓業者疲於應對,必須要面臨經營環境的變化,首先就是美國對中國的管制程度加大,對於台廠呈現利多空並存態勢。
再來,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會加劇投資版圖的移動,其中自中國移出的趨勢只會日益顯著,「至於是否帶動對美投資熱潮,恐怕是早晚的問題!」不過,劉佩真也說,川普欲對晶片加徵關稅,台廠擁有轉嫁能力,具中國以外的海外廠的廠商相對有應對的空間。
劉佩真以台積電、三星、英特爾3家公司做比較,台積電在性能、良率、客戶接受度全面勝出,因此成為美國覬覦台灣半導體業的頭號對象,而台積電日前宣布將大幅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的決策,其實是利弊相伴的局面,「美方對於台灣半導體業未來的態度是接下來的觀察重點。」
劉佩真直言,美國對等關稅多少會衝擊半導體終端應用市場需求,若是加上晶片關稅,那更是雪上加霜。「美國關稅政策是一項複的貿易措施,影響層面廣泛,對於全球經濟都產生深遠影響,國際主要預測及研究機構紛紛下修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2025年半導體業所面臨的終端應用市場需求,將存在未如原先預期的疑慮。」
劉佩真表示,全球主要國家和終端商品都已經受到衝擊,台灣半導體產業也無法排除間接負面影響,若美國真的對台灣課徵晶片關稅,則以偏空解讀;若為全面性課徵,則短期中性偏空,中長期有利於先進製程業者。「川普力主單邊主義,台灣則期待以雙邊合作合作來化打消美方敵意,恐怕難以化解。」因為川普就是瞄準台灣的半導體競爭優勢,所以劉佩真建議,未來台灣政府需要動態的去調整雙邊的合作,找出最適合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狀態,才是下個階段的重點。
瀏覽 28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