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國關稅政策 台經院吳中書直言:中小企業轉型會是台灣最大考驗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搖擺不定,讓各國政府與企業都無所適從,雖然我國行政院已經準備好談判,也核定「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但產業界還是有許多聲音與建議。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坦言,巨額的貿易順差在短期內很難有效改變,再加上台灣超過9成是中小企業,資源不夠多的情況下,轉型會是相當大的考驗,也是台灣政府接下來必須正視的問題。

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以「川普2.0的衝擊與因應」為題發表引言。(圖/記者彭夢竺攝影)
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以「川普2.0的衝擊與因應」為題發表引言。(圖/記者彭夢竺攝影)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今(23)日舉行第十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產業趨勢論壇,以「川普2.0的衝擊與因應」為題,邀請台經院、中經院、工研院、台綜院、金融研訓院等智庫學者專家出席,分別針對半導體產業、美元美債、資通訊產業、國際金融市場、能源與氣候政策等議題進行分享,而吳中書則是以APIAA理事長身份發表引言。

延伸閱讀:IMF上修台經濟成長率遠勝日韓 國發會:具備AI競爭優勢

對於川普政策的善變,吳中書笑說,學經濟的人從以前到現在的訓練都看不懂川普,「川普好像覺得都是別人欠他的,他講了很多道理,事實上就是,賺了他的錢就是不對!」吳中書認為,川普談什麼都是虛假的,貿易不平衡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吳中書直言,美國想要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短期內其實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對台灣的部分。「台灣這幾年來貿易順差逐年擴大,因為2017年中國大陸的條件不好,台商陸續轉移到東南亞市場,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之後,這個趨勢更加明顯,再加上2020年Covid-19,台灣在疫情方面控制得不錯,都加劇了這個現象。」

面對這樣的現況,吳中書認為,巨額的貿易順差在短期內很難有效改變,雖然在平均關稅上,台灣並沒有輸別的國家太多,但是在「非關稅障礙」部分,台灣需要檢討。他指出,台灣有98.9%都是中小企業,資源不像大企業那樣多,「他們無法說調整就調整,說去哪裡(轉移市場)就去哪裡。」這對台灣來說,會是很大的考驗,且這些問題會持續存在,在這種情勢下,台灣該如何面對,是接下來政府要正視的問題。

 

瀏覽 19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