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高關稅政策也不會讓企業回流?CNBC調查:企業寧願選低稅國生產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美國財經媒體CNBC調查美國供應鏈發現,有61%的美國企業表示,面對川普的高關稅政策,他們寧願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低關稅國家,而非回流美國本土,即使部分製造業可能從中國撤離,但也不會轉移到美國。

更多新聞:慘!輝達H20晶片遭美禁售中國 第一季恐損失55億美元
74%企業坦言:生產搬回美國成本恐翻倍
產業結構轉型 川普力推回流政策面臨現實挑戰
面對高昂的回流成本,有61%的企業認為,將供應鏈轉移到其他低關稅國家可能更實際。供應鏈顧問公司HudsonWinters創始人Andre C. Winters表示:「高關稅政策其實不會鼓勵美國公司回到美國,企業會尋找關稅較低的國家,如果我在越南面臨40%的關稅,但在其他地方可以找到20%的關稅,我會選擇後者。」在美國製造業繁榮時期,製造業佔總勞動力的四分之一以上,然而,截至去年年底,製造業僅佔國家就業的約8%,如今,美國享有前所未有的財富,經濟格局也不再一樣,但美國的工業中心地區卻不斷衰退,使許多支持川普的地區卻因此發展相關產業,因此較其他產業落後,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川普想恢復美國製造的原因之一。
關稅難助製造業回流 原料成本反成新負擔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供應鏈和運營專家Panos Kouvelis教授則認為,這些關稅對製造業回流其實不太有什麼幫助,因為原材料成本增加,推動製造業回歸美國的回流倡議組織Reshoring Initiative總裁Harry Moser則認為,美國在過去四到五十年中失去了約600萬個工作崗位,因為企業遷往海外,他承認,雖然關稅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積極第一步,但解決強勢美元和提升勞動力素質可能才是解決之道。
儘管川普目前政策走向,還是認為關稅會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但CNBC的調查卻發現,這可能讓跨國企業面臨著成本、勞動力和全球競爭等多重挑戰,實際上可能比理想狀況更複雜跟困難,也有許多企業表示,關稅帶來的助益可能被經濟動盪的擔憂掩蓋,儘管川普政府上週暫停了幾項關稅,同時提高了對中國的關稅,但政策的混亂仍然對企業帶來不小的傷害,最近幾週,美元價值下降,國債收益率上升,顯示投資人對政府不穩定狀態的隱憂,不過還是有部分美國製造商,特別是本土企業,對川普政府的全面變革持樂觀態度,認為關稅會激勵公司將業務遷回美國。
瀏覽 75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