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搖擺 經濟部提「短中長期」計畫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原本宣布自4月9日起正式啟動對等關稅,其中對台課徵稅率高達32%,但就在台北時間10日清晨,川普又宣布對各國施行的新對等關稅政策全面暫停90天時間。不過,面對美國隨時都可以調整關稅的隱憂,經濟部依舊提出許多因應措施,並揭示短中長期計畫。

為因應美國加徵關稅所帶來的重大挑戰,經濟部表示,在短期內將採取多項因應措施,包含鼓勵國內上市公司買回庫藏股、引導已在美國投資的業者以代工方式支援國內品牌廠商,並促成民間成立大型貿易商,整合訂單後分配予中小微企業。
延伸閱讀: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經濟部盤點「9大產業」受影響情形
盼降低美國關稅對企業衝擊 經濟部擴大「馬上辦服務中心」、籌組顧問團
川普對等關稅來襲 國發會發表3大措施助產業創新升級轉型
在中長期方面,將聯合海外台商在當地保稅園區代工生產台灣品牌產品,推動代工廠與品牌商共同開拓先進工業國家市場,同時培育數位與AI應用人才,協助產業升級轉型。
經濟部強調,他們非常注重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問題,針對美國加徵關稅部分,行政院已推動「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整合跨部會資源提出加碼支持措施,協助受影響產業因應,相關支持措施辦法將於4月14日前對外公布,並對個別產業需求提供客製化協助,也已設立免付費諮詢專線,並設立網頁專區供業者查詢運用。

此外,針對台灣輸入美國的產品,經濟部整理並公布「有關我輸美產品遭課徵對等關稅之說明」資料,請業者出口前應先瞭解輸銷美國的相關規定。
依據美國發布的行政命令,台灣輸美產品適用的關稅稅率可概分為3類:
第一類產品是在原第一欄關稅(最惠國待遇/MFN)上加徵25%的232條款國家安全關稅,屬於這類的產品包括鋼、鋁、鋼鋁衍生品、汽車及汽車零件。
第二類是只課徵原第一欄關稅的產品,包含銅、藥品、半導體、木材相關產品、特定關鍵礦物、能源及能源產品等。
第三類則是除了上述範圍外的所有產品,均須在原第一欄關稅外加徵32%(現已暫緩)對等關稅。其中針對「美國成分」另有豁免規定。
經濟部表示,他們已洽請相關公協會,協助業者瞭解對等關稅課稅範圍以及相關規定。由於輸美產品關稅課徵是由美國海關進行個案認定,因此建議業者出口前,除應先瞭解輸銷美國產品適用的稅則號列外,也與美國客戶充分溝通,確認應備文件。
瀏覽 1,51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