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德科技推全新K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憂慮川普關稅戰對台影響
記者孫敬/台北報導
隨著AI應用越趨普及,雖替各大產業帶來流量跟變現機會,但資料中心在運算能力、網路效能和運行成本方面,卻遭遇更大的挑戰。
測試與量測設備公司是德科技(Keysight)今(8)日舉辦全新AI(Keysigh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AI)解決方案記者會,並提出3項全新產品:「KAI資料中心建構工具」(Data Center Builder)、「互連與網路效能測試儀」(Interconnect & Network Performance Tester)、「DCA-M取樣示波器」(DCA-M Sampling Oscilloscopes),以協助客戶擴展資料中心的AI處理能力。
延伸閱讀:是德科技成立AI策略小組,推兩大測試服務助業者完善AI基礎建設、系統測試需求

AI資料中心需準備更高的運算能力及服務,同時降低成本
「目前主流資料中心在乙太網路、記憶體、銅纜/光纖等多個面向,未來3年將會有顯著的成長趨勢。」是德科技資深區域經理王欽洲表示,根據外媒《彭博》調查,AI在2022年已有869億美金規模,預計2030將成長至1.3兆美金。在AI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下,以主流資料中心的規格為例,乙太網路將從400/800G擴大至1.6/3.2T,記憶體也將從DDR5 8.4 GT/s晉升至DDR6/HBM3 12.8GT/s,因此未來AI運算中心,在準備更多運算能力跟服務以及提高營運效率同時,還需要降低佈建成本的解方。
為有效解決AI資料中心升級過程,遇到的運算能力、記憶體擴展、網路效能提升、元件運行穩定等問題,是德科技推出KAI架構,其端到端解決方案組合,旨在透過模擬真實工作負載來驗證AI叢集元件。

是德科技3項KAI新解決方案中,KAI資料中心建構工具,提供工作負載模擬功能,可將大型語言模型(LLM)和其他AI模型訓練工作負載,整合至AI基礎設施元件(如網路、主機與加速器)的設計和驗證流程中;互連與網路效能測試儀1600GE(INPT-1600GE)硬體流量模擬器則搭載ITS軟體,可驗證從50GE至1600GE的AI基礎設施、網路元件和資料中心互連;DCA-M取樣示波器專為1.6T收發器光測試需求而設計,可支援高達每通道240 Gbps的高速光信號分析,並内建高達120 GBaud的時脈回復,可支援次世代資料中心AI叢集之光學互連技術的研發與製造。
談到近期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議題,羅大鈞回應是德科技作為美國公司,受關稅直接影響較小,在馬來西亞合作夥伴與台灣客戶端,總部尚在了解狀況,並坦言台灣在這波關稅戰將遭遇重大挑戰。展望未來發展,今年是德科技持續聚焦AI相關技術,並從雲端到裝置一步步擴大推出AI量測技術,「AI不會因關稅而停下」。

瀏覽 1,87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