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預言:AI 將淘汰幾乎所有工作 只有這3種還活得下來

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

「除了程式設計、生物研究和能源專業,其他工作通通會被AI取代。」這不是什麼科幻片的劇情,而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近日接受訪談時的驚人預測,他認為,未來十年內,人工智慧將徹底改寫勞動市場,大多數的「人力需求」會消失,只剩下少數領域還需要人類來駕馭技術、指引方向。

「AI將淘汰90%的工作」比爾蓋茲預測正在成真,2024年已有37%公司導入AI工作流,你準備好了嗎?圖片來源:Bill Gates YouTube

這番話聽起來有點毛骨悚然,但也許不是空穴來風,根據《New York Post》報導,蓋茲受訪時提到,「AI 可以看懂醫學文本,也能回應病人的問題,很多事都能做得比新手醫生還準確。」他還說,教育領域也一樣,像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或GitHub Copilot的出現,已經讓許多教學與程式開發走向自動化。

事實上,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就曾在去年直言:「GPT-5能力將再翻一倍,接近初階專家的水準。」而《Forbes》在專欄中也提到,AI取代的不是工作,而是「不善於使用AI的人」。

但問題來了——如果未來真的只剩下三種工作不被AI取代,那其他人怎麼辦?大家都去學寫程式嗎?

更多新聞:輝達下挫、英特爾上揚 陳立武如何翻轉市值差距8000億美元的戰局?

週休四日不是夢?比爾蓋茲預告 AI 未來

其實,蓋茲本人並不完全悲觀,他在訪談中提到,AI能「解放人力」去做更有創造力的事情,人類將不再需要一天工作八小時、每週五天的壓榨式生活,他甚至大膽提出一個未來藍圖:「我們可以每週只工作兩三天,其他時間用來學習、創作或陪伴家人。」

聽起來有點像烏托邦,但從勞動市場的變化來看,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根據《Business Insider》最新調查,2024年美國已有37%的公司實施某種形式的「AI 輔助工作流」,而在設計、文案、客服與行銷等行業,使用AI的比例超過50%。也就是說,就算現在你的工作還沒被 AI 搶走,但它可能已經在你旁邊偷偷學會了你怎麼做事。

那我們該恐慌嗎?還是該進修呢?

有趣的是,《The Verge》在分析這段發言時指出,比爾蓋茲所列出的「幸存職業」其實也不是完全免疫,連程式設計都已經被GitHub Copilot半自動化,甚至《MIT Technology Review》曾報導,AI工具能自動生成80%的簡易程式碼,程式設計師也開始從「寫程式」轉向「調教 AI」。

所以,問題的關鍵也許不是「哪種工作安全」,而是「我們該如何與 AI 共生」。

對此,蓋茲的回答是:人類仍然要當導演,AI是演員。

他認為,人類要學會「使用AI」而不是「被取代」,而這會需要全新的教育模式、法律規範和道德討論。他甚至強調,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去研究 AI、能源與生物科技,因為這些是下一波產業的主戰場。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凸顯出社會的不平等風險——當知識門檻越來越高、低技能工作逐漸被淘汰,未來的工作機會會不會只屬於少數精英?當我們談論「工作兩三天」的夢想時,也不能忘記:這種未來並不是自動實現的,它必須伴隨「收入再分配」、「教育平權」與「產業轉型」,否則,AI 只會成為資本家的利器,而不是全民的福音。

瀏覽 6,83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