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普及化沒這麼容易 仍有2大挑戰無法克服

編譯/曲姵蓉

亞馬遜、Gogle、微軟、輝達、特斯拉、Meta和蘋果等科技巨頭都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市場,這些公司需要大量收集人類運動數據,讓機器人模仿、模擬、自主運動。專家表示,目前的人形機器人售價約為5萬到6萬美元,但卻面臨開發成本太高、電池壽命有限、容易過熱與失控等安全性挑戰,可能需要比預期還長的時間才能普及化。

專家表示,目前的機器人開發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如何教會機器理解物體承受能力,識別與環境中不同物品互動的能力,另一個挑戰則是成本問題。
專家表示,目前的機器人開發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如何教會機器理解物體承受能力,識別與環境中不同物品互動的能力,另一個挑戰則是成本問題。(示意圖/123RF)

大量資料與方法訓練

根據報導,人形機器人透過雙手執行任務,能穩定抓取物品是它們最大的特色之一。專家表示,訓練這些機器人需要大量的資料和複雜的學習方法,不管是人類配戴專用裝置遠端操作,或者透過模擬方法訓練,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實現。研究人員如今也在探索結合現實世界人類運動資料和模擬的混合方法。 然而,這種組合方法仍處於發展階段,並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更多新聞:Nothing也加入人形機器人大戰 極簡美學能殺出血路嗎?

機器人2大關鍵挑戰

專家表示,目前的機器人開發面臨兩大關鍵挑戰,一是如何教會機器理解物體承受能力,識別與環境中不同物品互動的能力。 例如,機器人需要了解杯子的手柄是用來抓取的,這個物體可以用來喝水或倒水。另一個挑戰則是成本問題,雖然不少公司聲稱他們將以15,000美元到20,000美元的價格生產人形機器人,但專家表示,目前的模型實際上價格在50,000美元到60,000美元之間。 這些機器人還面臨電池壽命短和過熱問題,工作時間只能限縮在30-60分鐘內。

安全性與可靠性最重要

此外,安全性和可靠性仍然是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的重點。 機器人在家庭環境中摔倒或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會給昂貴的裝置和附近的人類帶來風險。

專家強調,家庭、銀髮族與長照產業對勞動力的迫切需求是人形機器人發展背後的驅動力。 他也承認,實用的解決方案還遠沒有準備好廣泛部署。

 

資料來源:Bitcoin Insider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7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