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風向突變!特斯拉遇補貼取消、中國 AI 反超,馬斯克恐陷兩難?|專家論點【朱楚文】
作者:朱楚文(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
曾幾何時,特斯拉在股市上呼風喚雨,尤其是川普上台後,馬斯克風光無限,但最近特斯拉股價從巔峰滑落到半山腰,而且這次的危機似乎比以往更棘手。這波下跌的導火線來自於特斯拉2024年汽車銷量下滑,是十年來首次衰退,遠低於市場預期。然而,這背後的原因不只是特斯拉自己的問題,而是整個美國電動車市場都在降溫。

這個狀況在台灣可能很難想像,畢竟台灣的特斯拉賣得超級好,尤其是在科技新貴集中的竹北,到處都是 Model Y,業務忙得不可開交,甚至晚上 9、10 點都還在接單。但當我打電話給住在美國的弟弟,他的觀察卻完全不一樣。在美國,多數人還是考慮傳統汽車,因為美國的電價貴得嚇人,電動車根本不划算!在台灣,充電的確便宜得驚人。例如,從台北開車到高雄:油錢約 1,500 元,特斯拉的充電費只要約300 元。但在美國,電價比台灣高很多,再加上美國地廣人稀、充電站不像台灣這麼密集,「充電焦慮」變成一個大問題,很多人擔心開長途時電力不夠,乾脆選擇燃油車。
這樣的情況,在川普取消電動車的稅收抵免補貼更明顯。根據安德森經濟集團對汽車燃料成本的分析,絕大多數在美國銷售的汽油動力汽車和跨界車的燃料成本,都低於電動汽車的充電成本。除了銷量下滑,特斯拉還面臨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強勢競爭。中國品牌比亞迪(BYD) 和其他本土電動車廠,不僅在性價比上超越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技術上也越來越強。更關鍵的是,隨著DeepSeek橫空出世,包含比亞迪等中國電動車競爭對手,正在大規模導入 DeepSeek AI 模型來提升電動車的智慧駕駛能力;而特斯拉雖然推出Grok3,在中國市場卻遇到監管限制(最新消息是中國目前不批准),無法自由收集中國用戶的數據,這對特斯拉來說是一大打擊。
延伸閱讀:
DeepSeek 來勢洶洶,AI 平民化革命來了?|專家論點【朱楚文】
現在,問題來了:特斯拉會不會也導入 DeepSeek,來提升它的自駕技術?如果不這麼做,那麼未來中國市場的電動車,可能會因為更先進的 AI 駕駛系統,對特斯拉形成更大壓力。這讓特斯拉可能陷入了一個兩難局面,我跟專家聊過這個問題:專家指出,不導入 DeepSeek,競爭對手的 AI 會更強,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恐將失去競爭力;導入 DeepSeek,可能面臨來自美國政府的政治壓力,甚至可能與 OpenAI 的自駕技術產生內部衝突。這是一個相當值得關注的發展,因為這不只是市場競爭的問題,更涉及到了全球 AI 技術競賽與監管壁壘的議題。
不過,如果只把特斯拉當作一家電動車公司,那可能就太小看馬斯克了。我前不久在論壇上訪談半導體知名分析師陳慧明時,他提到了一個關鍵觀點:特斯拉不能單獨看,它應該與 SpaceX、儲能事業、AI 智慧駕駛等業務一起評估。馬斯克的目標從來不只是賣電動車,而是打造一個圍繞「新能源、智慧駕駛與太空探索」的未來科技帝國,電動車只是其中的一環。所以,當大家關注特斯拉的銷量時,我們也許應該問更大的問題:馬斯克的宏圖大展,真的會改變人類未來嗎?特斯拉會不會只是他通往更遠大目標的一個工具?目前,市場對馬斯克的「大未來」還抱持懷疑態度,但我們可能需要時間來驗證,特斯拉到底會跌落神壇,還是成為推動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引擎?這場大戲,還沒演完呢!
瀏覽 5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