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出回憶錄!解析產業變革 對英特爾「迷失方向」感到震驚

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

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即將迎來70歲生日,他近期接受《美聯社》(AP News)專訪,分享了他的新自傳《Source Code: My Beginnings》,而這本書是他人生三部曲的首部,回顧了他成為微軟創辦人到成為慈善家的過程,他在訪談中不僅談及個人成長經歷,還對英特爾(Intel)現狀、AI技術以及過去與微軟競爭對手的對比發表看法。

比爾·蓋茲在專訪中揭露新書談成長心路歷程,以及分享認為英特爾目前遇到的困境。圖片來源:YouTube/Associated Press

更多新聞:中國AI勢力擴張!DeepSeek席捲雲端市場 各國應對方式一次看

比爾·蓋茲談英特爾困境與AI發展

蓋茲在訪談中特別提到英特爾的困境,他表示:「我對英特爾基本上迷失方向感到震驚,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總是讓英特爾保持在最先進的狀態,而現在,他們在晶片設計和製造方面都落後了,這兩者都需要大量資本投入。」蓋茲進一步指出,英特爾錯過了AI晶片革命,在晶片製造標準上也未能與Nvidia和高通(Qualcomm)等競爭對手保持一致,導致其競爭力下降。

他對英特爾前執行長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曾試圖重振公司表示讚賞:「我認為基辛格非常勇敢,他試圖修正設計端和製造端的問題。我曾希望他成功,這對英特爾和美國都是好事。但現在看來,英特爾的復甦之路相當艱難。」

除了英特爾,蓋茲也談到了谷歌(Google)目前面臨的反壟斷調查,並回顧了微軟在1990年代遭遇的類似處境。他指出,當一家公司變得過於強大並主導市場時,監管機構自然會對其產生興趣。「這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這些公司的成功,但同時也是一種警示。」他補充道。

談及人工智慧(AI),蓋茲坦言他對於當前AI技術的發展感到震撼,尤其是微軟與OpenAI合作推出的ChatGPT技術。「當我看到ChatGPT-4的早期版本時,我完全被震撼到了。」他表示AI的潛力驚人,但也可能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我們必須承認,AI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危險技術,因為它的發展幾乎無限制,而且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內。我們需要讓政治家與科技界合作,共同塑造這項技術的未來。」

自傳揭露內心世界 從小就是「怪胎」

《Source Code: My Beginnings》不僅談論蓋茲的科技事業,也讓人一窺他成長過程中的內心世界。他在書中承認自己小時候很難融入社交圈,甚至有些「古怪」。「我小時候很難集中注意力,有一年學校想讓我跳級,但過一陣子又想讓我留級,這讓我很困惑。」他回憶道。他自認為是一個「聰明又惹人厭的小鬼」,並且常常因為直言不諱而讓人反感。

書中也提到他童年最沉痛的經歷——他的摯友肯特·埃文斯(Kent Evans)在1972年登山事故中不幸喪生。「這是我童年唯一真正的負面事件,對我影響深遠。他本來會成為我未來創業的一部分。」這段經歷讓蓋茲重新聯繫了後來成為微軟聯合創辦人的保羅·艾倫(Paul Allen),進一步促成了微軟的誕生。

蓋茲在書中回顧,他在高中時期與艾倫共同創辦了Traf-O-Data,這是一家為當時的Altair電腦開發軟體的公司,這個小型創業項目最終發展為微軟,並在1975年創造了16,005美元的營收,1977年,微軟的成功讓蓋茲決定輟學,並在1979年將公司搬回西雅圖,如今,微軟的市值已高達3.1兆美元,年營收達2120億美元,而蓋茲的個人財富則超過1000億美元。

在訪談中,蓋茲也談到了他與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之間的對比,他承認自己在年輕時曾嘗試服用LSD,但並沒有帶來任何啟發,而賈伯斯則以「迷幻藥有助於創造力」著稱,「賈伯斯比我更酷,他服用了比我多很多的迷幻藥,也更有時尚感。」蓋茲笑說,「但我擁有的是激勵工程師的能力,讓他們相信個人電腦的時代即將來臨。」

蓋茲強調,他年輕時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微軟,因此在20多歲時從未「玩樂」,「我不會說自己完全不酷,但一旦我開始專注於微軟,我幾乎就是一個單一目標的怪物(monomaniacal)。即使是我的競爭對手,也被我全力以赴的態度嚇到了。」最後蓋茲表示,下一本自傳將深入探討他如何在微軟建立起龐大的事業,但這本書預計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會完成,對於這本新書,蓋茲希望讀者能透過它看到他更「人性化」的一面,而不僅僅是科技界的巨頭,「我不會說自己完全不酷,但我確實過於專注於微軟。」他說,「希望這本書能讓大家了解,成功不只是技術和商業策略,還有個人成長與選擇的影響。」

瀏覽 37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