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爆紅背後的資安危機 假網站、惡意軟體與詐騙橫行

編譯/Cynthia

近幾週,AI新創公司DeepSeek迅速走紅,特別是其R1推理模型,吸引全球關注。然而,高知名度也讓網路犯罪集團盯上,開始針對DeepSeek用戶發動攻擊,手法包括偽造官方網站、散播惡意軟體、推出假加密貨幣,甚至有人假借DeepSeek pre-IPO股票行騙。許多使用者在搜尋DeepSeek相關資訊時,誤入釣魚網站,導致個資外洩或設備中毒。隨著DeepSeek熱度持續升溫,這類攻擊恐怕會越來越猖獗,使用者應該保持警覺,避免點擊可疑連結,以免成為詐騙受害者。

使用者在享受AI服務的同時,應該更關注資安風險,避免個資遭到濫用或入侵。
使用者在享受AI服務的同時,應該更關注資安風險,避免個資遭到濫用或入侵。(示意圖/123RF)

假網站與投資詐騙猖獗

攻擊者常見的手法之一是建立假冒DeepSeek官方的釣魚網站,這些網站外觀與官方頁面極為相似,但當使用者點擊下載AI模型時,實際會下載惡意軟體。ESET研究團隊發現,一個名為deepseek-6phm9gg3zoacooy.app-tools.info的網站,正在散播Win32/Packed.NSIS.A惡意程式,且該程式經過數位簽章,讓人更難察覺。此外,詐騙集團還利用DeepSeek的高關注度,推出假DeepSeek加密貨幣,甚至宣稱DeepSeek正在發行pre-IPO股票來誘騙投資人。DeepSeek已公開聲明從未發行任何加密貨幣或股票,所有相關投資機會皆為詐騙,投資人務必提高警覺。

更多新聞:中國AI勢力擴張!DeepSeek席捲雲端市場 各國應對方式一次看

DeepSeek資安疑慮浮現

除了網路詐騙猖獗,DeepSeek本身的資安問題也備受討論。近期,DeepSeek遭受大規模網路攻擊,迫使官方暫停新用戶註冊以確保系統安全。更令人擔憂的是,研究人員發現DeepSeek的資料庫曾經外洩,其中包含API金鑰(APIKeys)、用戶對話記錄等敏感資訊,甚至一度可在網路上直接存取,對用戶隱私造成嚴重威脅。雖然DeepSeek已加強安全防護,並封鎖外洩資料的存取權限,但這起事件無疑敲響了警鐘。使用者在享受AI服務的同時,應該更關注資安風險,避免個資遭到濫用或入侵。

避免成為詐騙受害者

隨著DeepSeek的普及,使用者應該主動防範潛在的資安風險。首先,一定要從官方網站存取DeepSeek服務,避免透過搜尋引擎點擊來路不明的連結,以免誤入釣魚網站。其次,對於未經證實的投資機會或DeepSeek相關的加密貨幣,務必保持警覺,避免遭到詐騙。建議用戶啟用雙因素驗證(2FA),加強帳戶安全,防止帳號被駭。最後,在個人裝置上安裝多層次資安防護軟體,可有效攔截惡意軟體與釣魚攻擊。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使用者應該保持資安意識,以免成為網路犯罪的目標。

 

資料來源:Cyber Security New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39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