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竟然可以買到愛馬仕柏金包?細數那些被「平替」逆襲精品

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

連鎖超市沃爾瑪(Walmart)近期因推出外型神似愛馬仕柏金包的手袋,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話題,這款由製造商Kamugo設計的包款,售價僅78至100美元,約為新台幣2500至3000元,被戲稱為「沃金包」(Wirkin)或「沃馬仕」(Walmès),相較於柏金包動輒上萬美元的高昂定價,這款平價替代品迅速售罄,也成為社群話題。

沃爾瑪官網上近期上架了柏金包的平替版,引起社群熱議,圖為沃爾瑪販售二手柏金包商品,圖片來源:Walmart。

柏金包作為愛馬仕的經典之作,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每個包款需專業工匠手工製作約40小時,且需排隊甚至滿足「配貨」潛規則才能擁有,這種「可望而不可即」的特性,反而成為其高端魅力的重要部分,然而,當沃爾瑪等品牌推出類似外觀但價格親民的「平替品」時,奢侈品牌的地位是否真的受到威脅?

根據麥肯錫的報告,奢侈品的主要收入來源中,有一半來自於「中產奢侈消費者」,即每年至少消費3000至10000美元(約為新台幣94,500至315,000元)的客群,這部分消費者雖有消費能力,但對價格相對敏感,像「沃馬仕」這樣的平替產品,可能吸引這類人群轉向,從而對奢侈品牌的銷售造成潛在影響。

更多新聞:蘋果iPhone SE 4變更貴了!但有「5大升級」值得期待

社交媒體與「平替文化」的推波助瀾

社交媒體平台如TikTok和Instagram成為平替產品的最大助推器,一則標註#dupe的短視頻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數百萬次觀看,一位TikTok用戶展示了如何用不到100美元(約為新台幣3,150元)就能搭配出「愛馬仕感」,該視頻獲得了50萬次點擊,引發大量討論,年輕一代消費者尤其擁抱這種文化,既追求時尚,又希望節省開支。

同時,品牌模仿也不只停留在包袋領域,Stanley的保溫杯成為另一個熱議案例,該品牌的經典設計因其高效保溫和時尚外型受到消費者追捧,但價格不菲,一些零售商迅速推出相似功能的「平替品」,價格僅為正品的一半甚至更低,卻在市場上同樣取得成功。

「平替文化」與合法性爭議

平替文化的興盛也伴隨著一些法律與道德問題。例如,設計是否涉嫌侵權?模仿的界限如何界定?在美國,商標與外觀設計的保護範圍廣泛,但許多平替品牌通過微調設計或避開商標,成功在法律邊緣遊走,因此有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反映了消費者對高價奢侈品的不滿,也凸顯了品牌保護自身設計的挑戰。

愛馬仕等品牌持續用品牌故事、提供獨特體驗和深化客戶關係來保持其獨特性,例如,愛馬仕在全球推行的「工匠體驗」活動,讓客戶親身感受手工製作的精妙工藝,進一步強化品牌的情感連結,此外,像Gucci和Balenciaga這樣的品牌,透過聯名設計或進軍元宇宙,吸引年輕一代消費者,保持市場活力。

從沃爾瑪的「沃金包」到Lululemon的瑜伽服,平替文化的崛起反映了消費者行為的變遷,無論是選擇「柏金包」還是「沃馬仕」,消費者的最終決策,往往基於自身價值觀、經濟能力以及對品牌文化的認同。

面對平替文化的風潮,奢侈品牌相對注重創造不可複製的價值體驗,持續提升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透過講述品牌故事、推行限量活動以及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奢侈品依然能夠牢牢把握市場主導權,而平替產品也將在滿足日常需求的同時,成為更多消費者邁向高端消費的第一步。

瀏覽 4,015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