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任務熱潮再起!2025年「6大重要」航太計畫揭曉
編譯/戴偉丞
隨著2025年的到來,全球太空探索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峰,多項太空任務計畫齊發,從月球、火星到小行星的探索不僅象徵技術的突破,均反映各國與企業在太空競賽中的野心。這些任務不僅是科學發現的重要契機,也為未來人類深空探索鋪平了道路。
無論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歐洲太空總署(ESA),還是中國的天問計畫,目標都是在嘗試突破極限、創造歷史。以下將逐一介紹2025年備受矚目的6大太空計畫,探索其技術亮點與深遠意義。
藍幽靈1號與IM-2月球登陸計畫
2025年1月中旬,德州的Firefly Aerospace將執行「藍幽靈1號(Blue Ghost 1)」任務,攜帶10件NASA科學設備登陸月球近側Mons Latreille火山區。該探測器將在一個月球日內(約14個地球日)執行多項研究,包含月球表面岩質如何與太陽風及磁場交互作用,並於日落時記錄地表變化,提供關鍵數據以提供未來登月計畫更多資訊。
同時,Intuitive Machines計劃於2025年2月將IM-2探測器送往月球南極,執行另一項關鍵太空任務。該探測器將研究月球土壤中的揮發性化合物,並搭載Lunar Trailblazer衛星,為NASA的「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未來的登月點提供水資源分布圖。
SpaceX的軌道燃料轉移測試
2025年3月,SpaceX將進行前所未有的低軌衛星燃料轉移測試,展示Starship太空船間的燃料傳輸技術。這項測試為太空任務的重要突破,將確保Starship具備支援NASA「阿提米絲計畫」中所需的登月能力以及未來火星任務執行能力。NASA計劃於2027年最早利用該技術執行「阿提米絲三號」登月任務,這次測試是該宏大計劃的基石。
NASA與ISRO合作地球科學觀測
NASA與ISRO的合作也將於2025年3月啟動,展開「NASA-ISRO合成孔徑雷達(NISAR)」任務,係為該兩單位的首次雙邊地球觀測計畫。任務將以雙雷達儀器精確地測量地表變化,提供地震、火山監測數據,並追蹤森林與農地的變遷。該合作也象徵著兩國太空領域協作的更加深化。
ESCAPADE的火星大氣探測
NASA的「ESCAPADE任務(Escape and Plasma Acceleration and Dynamics Explorers )」將於2025年春季啟動,目標是研究火星大氣如何因磁場與等離子體交互作用而流失。這項太空任務涉及兩顆衛星的相互協作,分別命名為「藍色(Blue)」與「金色(Gold)」,將透過不同高度的同步觀測揭露火星過去的氣候演變史。該任務原定於2024年啟動,因種種原因延遲至今,並將利用金星重力助推加速前往火星。
中國探測小行星與彗星計畫
中國天問二號探測器預計於2025年5月發射,將攜帶樣本返回地球並繼續執行深空研究。該太空任務將鎖定近地小行星「469219 振盪天星(Kamo’oalewa)」進行遙測與取樣,並在地心引力的助推下前往主帶彗星「311P」展開七年的漫長旅程。天問二號的多階段任務也顯示出中國在太空探測領域的不斷突破與雄心壯志。
Juno探測器的木星最終章與歐洲太空實驗室
NASA的朱諾號(Juno)探測器將於2025年9月結束其木星探測的任務,進入木星雲層避免污染木衛二。與此同時,ESA的「太空實驗室(Space Rider)」也計劃於下半年正式啟動,這個可重複使用的機器人實驗室將在微重力環境中進行技術演示,並返回地球實現商業化服務。
2025年的太空任務不僅是一場科學與技術的競賽,更是人類探索宇宙極限的宏大敘事。這些計畫將帶來珍貴數據,幫助人類更深入地理解地球、月球、火星及更遙遠的宇宙。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接近登陸火星、建立月球基地等夢想。在這充滿期待的一年中,科學家、工程師與大空人將攜手書寫人類太空史的新篇章,讓全人類共享這些突破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資料來源:Live Science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2,16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