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育政策研討會登場 學者籲善用科技與AI「因材施教」

記者/李琦瑋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16、17日舉辦「2024教育政策研討會」,以「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台灣優質教育的願景與發展策略」為主題,廣邀國內外學者參與研討,台灣師範大學教務長劉美惠呼籲善用及推展數位工具,支持協作學習模式,解決偏鄉小校的困境;台中教育大學校長郭伯臣點出載具(硬體)、數位內容和數位學習平台(軟體)、AI應用,以及教師培訓等4大面向,國內外的現況與趨勢。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16、17日舉辦「2024教育政策研討會」,鼓勵學校善用科技與AI「因材施教」。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16、17日舉辦「2024教育政策研討會」,鼓勵學校善用科技與AI「因材施教」。(圖/記者李琦瑋 攝)

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公義」與「卓越」是教育的核心價值;「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雖是人人嚮往的教育理想與社會共識,但因其概念模糊、目標多元、內容複雜、方法多樣,而不容易開展完整且具體的實踐;台灣的教育發展,在公義價值的體現,大幅領先涉及教育品質的卓越價值,因此,唯有「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始足以同時體現公義與卓越的教育價值,為國家社會培育多元的人才。

延伸閱讀:因材施教不再是夢想!學者提6建議:研發AI教科書、優化數位教學

教育部長鄭英耀勉勵教育同仁,隨著科技的快速變遷、生成式AI的發展及後疫情時代的影響,孩子未來將會面對全新而複雜的問題,因此學校教育除教導學生能掌握學科核心價值外,更要進行跨領域的思考與核心素養的培養。

劉美惠分析課程與教學的問題並提出建議,政策規劃應促成學校以多元智能觀點,發展更多樣化的學習扶助課程;運用多元管道,提升家長讓學生參與學習扶助課程的意願;透過政策誘因,鼓勵高中各校,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選修課程;在師資專業上,建構教師培訓和支持機制,以加強因材施教專業知能;在數位輔助資源上,善用及推展數位工具,支持協作學習模式,解決偏鄉小校的困境;在政策規劃和實踐上,積極鼓勵學校、社區和民間團體攜手合作,創造真正能因材施教的全面社會環境等等。

郭伯臣指出,疫情後世界各國正積極提供學生載具,使學生使用科技進行個人化學習,日本透過GIGA計畫,已成為亞洲地區唯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載具學生比為1:1的國家;韓國2023年啟動「數位化教育創新計畫」,預計2027年完成為各級學校學生(從小學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提供載具;台灣的教育部則是在2021年挹注新台幣200億元,啟動為期4年的「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使全國中小學載具學生比在全國約1:3。

在軟體方面,郭伯臣提到,除日本文部科學省在其網站提供數位學習資源外,韓國、新加坡和台灣也提供學生官方數位學習平台,韓國有Edunet T-Clear等平台、新加提供學生學習平台(Student Learning Space),台灣則有教育部因材網及Cool English等政府數位學習平台。AI應用方面,近期可汗學院推出AI助理Khanmigo幫助教師教學備課及引導學生學習,往科技輔助因材施教邁進一大步,教育部因材網也内建AI學習夥伴(e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透過與AI學習夥伴的互動,獲得更多的學習支持;韓國正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學習速度,在數學、英語和資訊等科目導人AI教科書,將學生使用AI教科書的學習歷程紀錄進行大數據分析,幫助教師提供專屬學生的客製化教學。

在教師培訓方面,郭伯臣說,新加坡加強培訓教師「電子教學法(e-Pedagogy)」和「數據素養」的能力,電子教學法著重評量素養、探究式學習與差異化教學,「數據素養」則是培養教師具備分析、詮釋學生學習和評量資料的能力,進而發展介入措施及持續改進學習體驗的設計;韓國則搭配AI教科書,培養教師運用AI協作教學的能力;台灣在2024年發布《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3.0》,依對象分為學校領導者、教師和家長等3種版本,強調教師在數位教學時如何應用AI進行因材施教,使學校科技輔助因材施教得以再次精進。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97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