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發現顛覆法則 中研院研究有望預測漸凍症

記者 / 孟圓琦

2024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合稱諾貝爾生醫獎)的殊榮,於昨 (7) 日台灣時間的下午5點30分正式揭曉,本次由美國發育生物學家安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分子生物學家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奪下。以表彰其發現「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在基因調控之中的關鍵影響及原理,按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報導指出,在由該單位主辦的線上記者會上,四位專家皆指出「發現微型核醣核酸顛覆以往對生命科學的認知」,且對於未來的醫療應用上,開啟了廣大領域。

延伸閱讀:賓州大學免疫學家獲諾貝爾獎 發願永遠擊敗新冠

中研院研究員解析獲獎原因 發現有別以往法則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俊安指出,本次研究得獎的原因,是由於顛覆了以往生命科學的中心法則,在實驗用的生物「秀麗隱桿線蟲」體內,發現一種長度很短的微型核醣核酸可以透過轉錄後的調控來調節蛋白質的產量。在 1990 年前,科學家認為生命科學的中心法則,是去氧核醣核酸(DNA)轉錄出核醣核酸(RNA),再製作出蛋白質,由蛋白質去調控細胞中其他蛋白質的功能。這次得獎的微型核醣核酸跟以往認為的中心法則不同,可以在產生 RNA 的過程,調整每個細胞中,不同的蛋白質產量,是調控生長發育過程的重要角色。

各項諾貝爾獎的得主將在10月7日至14日之間陸續公布。(圖/THE NOBEL PRIZE)

中研院研究應用 未來有望預測漸凍症

陳俊安更以自己的研究應用為例─使用微型核醣核酸有機會治療和預測漸凍症。陳俊安也表示,微型核醣核酸是很適合預測退化性神經疾病的生物指標,因為微型核醣核酸很容易分泌到細胞外,可以抽血檢測。但要實際治療疾病,有兩個主要的研究瓶頸,第一是微型核醣核酸會影響太多不是治療目標的蛋白質功能,而產生脱靶效應,第二是容易累積在肝臟,難以運送微型核醣核酸到目標器官或組織。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許翺麟也出面說明,在初期發現微型核醣核酸的研究,是使用「秀麗隱桿線蟲」作為模式生物。

兩位科學家意識到 lin-4 microRNA 序列與 lin-14 mRNA 中的互補序列相符。(圖/THE NOBEL PRIZE)

由於這種線蟲是透明的,容易觀察,構造也相對單純,有固定的細胞數量和發育過程,且壽命只有兩至三周,很適合作為做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及老化生物學研究用的對象。微型核醣核酸的研究也讓人們得知,眾多物種都有共通的基因調控機制。早期研究發現線蟲有微型核醣核酸,後來發現在人類身上也有,表示這項發現的重要性不僅限於演化上較原始的生物,所以獲得生醫獎。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3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