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瘋投資半導體!晶片法案過關,無助於美國製造
美國近日《晶片與科學法案》正式獲得國會通過,期望撥款520億美元的補助金,能夠重振半導體製造業,但事情恐怕沒有美國政府想得如此簡單,因為世界各國早已啟動對半導體產業的投資,想要一舉取得優勢並不容易。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若將補助金額與稅收減免合計的話,美國這次祭出的補貼超過770億美元,問題是其他國家早已經投資半導體產業許久,尤其身為半導體重鎮的東亞國家,更是幾十年來持續給予補助,並在法規上提供幫助,
各國加碼投資半導體,美國要靠晶片法案勝出不容易
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的的估計,中國從2014到2030年間,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金額將達到1,500億美元。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已在近年快速成長,美國半導體體協會今年1月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半導體銷售額已從5年前130億美元的水準,到2022年成長至398億美元,連續兩年超越台灣,以9%的市占率緊追在日本、歐盟身後。
近日國際半導體協會調查顯示,中國計畫在2024年前建造31座大型半導體廠,主要瞄準使用量大的成熟製程產品。
而韓國也在去年發布「K半導體戰略」,計畫未來10年將夥同三星、SK海力士等超過150家企業,在半導體產業投資510兆韓元(約3,900萬韓元),而韓國政府還會給予研發投資40%到50%的稅收補助,並為新廠房提供10%到20%的減稅。
而歐盟也在聯合各國推動超過430億歐元的半導體補助。歐盟委員會表示,他們希望能在2030年時,將半導體市占率從目前的9%、10%,翻倍成長至20%以上。
日本同樣正在籌劃約6,000億日圓半導體投資,希望能在2030年前將半導體產值增加一倍。目前台積電在日本設立的研發中心,就獲得190億日圓的補助,與Sony合資設立的熊本廠也可望得到超過4,700億日圓的補助金額。
就連台灣也如火如荼地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過去10年裡政府資助的晶片生產計畫超過150件,台灣也傳出2024年前會建設19間新的半導體廠房。台積電光是近兩年來,在台灣的兩間新廠房就獲得政府數百億新台幣的補助。
換句話說,美國這總計770億美元的補助,恐怕無法跟世界各國給予半導體產業的補助拉開差距,要吸引廠商赴美大規模設廠,還缺乏一些誘因。再加上於美國設廠的成本高昂,一間先進晶圓廠的成本比台灣、韓國或新加坡高出30%,若與中國相比差距更是拉開到50%。
過去美國曾在半導體製造業中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市占率卻從1990年代的37%,到現在跌至13%左右。目前超過4分之3的半導體產能都位於台灣、中國、韓國及日本這四個東亞國家。
半導體即將供應過剩?外界看好長期需求
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瘋狂投資當中,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的資料,2021年半導體產業的資本支出達到1,530億美元,這個數字比疫情開始前成長了50%,並與5年前水準的兩倍。
即使美國通過這備受矚目的晶片法案,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6年為止美國在半導體的投資,在全球各國的投資總額中依舊維持在13%左右,與目前沒有太大改變,而亞洲各國同樣佔據超過75%以上。
雖然近期有看法認為,近幾年需求高漲的半導體產業,可能將迎來一波衰退,3C產品的銷量開始下滑、加上先前瘋狂囤積的庫存,半導體短缺的情勢可能將反轉。《路透社》就引述專家看法指出,晶片可能像衛生紙一樣囤積過多。
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研究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的資料指出,近兩年部份晶片的確有可能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但預計2025、2026年時又會再次陷入短缺。
整體而言,該公司預計2030年時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1.35兆美元,比2021年的5,530億美元成長一倍以上。因此即使現在各國加倍投資半導體,也不會導致全球晶片產能過剩,半導體無人要買的問題。
文:陳建鈞 / 責任編輯:吳秀樺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
瀏覽 1,07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