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如何促成臺灣成「民主供應鏈」?|快評【主筆室】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準總統賴清德表示,將為國家擘劃下一階段科技發展戰略,其中包含佈局前瞻科技、強化產業韌性、孕育創新創業生態等,鎖定臺灣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新局,但要如何促成臺灣成為「民主供應鏈」?

示意圖:取自123RF

供應鏈在新冠疫情之後已呈現區域化,加上地緣政治干擾使其混亂,分銷公司即便努力應對,確保貨物運輸暢通無阻,但想穩定供應鏈運作,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必須要有「關鍵材料」才能自我保護。

更多新聞:AI網路攻擊自動化 企業因應之道|快評【主筆室】

全球威權主義擴張之下形成另類的材料對決,隨著國際民主陣線聯盟團結一致,臺灣在發展半導體產業方面,已經具備良好基礎可深化合作,能與美國、日本以及德國等民主夥伴共同建構「民主晶片」的永續供應鏈。

賴清德說,提升競爭力是保障臺灣經濟安全的出發點。政府也在積極布局科技創新的相關政策,包括半導體、無人機、AI創新、數位創新、ICT產業等,能讓未來整體安全架構完整,臺灣才能成為國際民主供應鏈的重中之重。

臺灣晶片已經成為科技產品的主要核心,隨著美國與中國發起科技戰爭,四年以來導致全球晶片供應管制,迫使戰機等科技武器受到影響,臺灣在此一角色具有至為關鍵的戰略地位。

臺灣已經成為「民主供應鏈」的重要國家,在於我們掌握科技晶片的「關鍵材料」,能與國際夥伴共同分享「民主晶片」,發揮關鍵的戰略地位,也捍衛了臺灣科技之島的美譽。

瀏覽 1,74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